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患方录音录像,医生应该说不

患方录音录像,医生应该说不

收藏
作者:刘志勇 孙 梦 来源:健康报 2016-01-05 16:33

  微信公众号“丁香园”发布一条信息称,近日一位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在诊治一名住院患儿时,被家长要求填写“新生儿病情咨询表”,而且这位家长从孩子住院第一天起就全程录音;更有甚者,这家医院的住院患者中有两人全程录音,还有一人“直接摄像”。消息发出后很快引起各方讨论,不少医生纷纷在线上留言表达不满。

“丁香园”发布这条信息的同时发起了一项投票,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19161人参与投票,表示在诊疗过程中遇到过患方录音、录像的医生高达65%,有5%的人选择“喊保安解决”,而选择“忍”和“拒诊”的医生各占30%左右。相关各方在线下又会有怎样的表达呢?记者采访了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法学专家等。

“总体来说属于个别现象”

网络调查显示,大多数医生都遭遇过患者或其家属录音录像事件,现实中的情况如何呢?

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谢世峰表示听说过这种事,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并没有遇到过患者录音录像的情况,该院也没有医生向医务部反应此类问题。

中日友好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焦建军介绍:“我遇到过患者从开始住院就明确要求每天复印病历的,但全程录音录像的情况还真没听说过,也没有医生到医务处反映类似情况。”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该院副院长阳义霞告诉记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录音录像的情况,在该院确实存在,自己就曾遭遇过。几年前, 该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的重症肺炎成年患者,身材像10岁左右的儿童,几乎整个肺部都已经感染。医生告诉家属,患者有生命危险,治疗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住院几天后,该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在医生抢救过程中,患者家属全程录像,并声称“抢救不过来就曝光”。阳义霞介绍,患者最终没能抢救过来,家属拍摄的录像也在第二天当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播了出来。“虽然最终没有给医院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参与抢救的医生都表示寒心。”

“诊治中被患者录音录像,我曾遭遇过。但总体上来说,这种现象还是极个别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殷世武说,在临床中,重症患者及家属往往更容易对医生存在戒心;另一种则是个别“心怀不轨”的人,录音录像的目的就是存心找茬。

法律专家:医生可以拒绝

“患者或家属拥有对病情的知情权,但这种录音录像的行为说明患者缺乏对医生的信任,会引发医生反感。似乎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焦建军表示,如果医生难以接受这种行为,完全可以要求对方停止。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说,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是医生的职责,“但医生交代病情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起患者对治疗前途的悲观和不配合。患方在 此过程中录音录像,会给医生带来极大的压力,且不说医患互信,这至少是对医生的不尊重”。填写病情咨询表格更是超出了医生的法定义务范围,对于类似的不礼 貌行为,医生可以拒绝。

邓利强告诉记者,针对类似情况,他在3年前接受过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生的咨询,“我给医生的建议是,患者不收起摄像设备,就拒绝与其讨论病情。最终的结果是,患者收起了摄像机”。

东部某省一家县级医院的骨科主治医师告诉记者,工作以来,他还未碰到过患者在就诊时录音录像的情况。但他所在的科室曾私下里做过提醒,如果接诊遇到不配合的患者,可以将其转诊到其他医院救治。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临床医务人员告诉记者,有类似行为的患者,多是在住院后才能发现,转院不太可能,只好处处注意,尽量避免发生冲突。 

关键词: 医生 患者 录音录像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