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冬日中医采取医药分离,医生收取问诊费,药品由冬日中医统一向同仁堂、片仔癀以及一家同仁堂的供应商订购,以保证药品质量。
“冬天的太阳很温暖,我们想要做冬天的太阳,为患者提供温暖,所以我们将产品命名为冬日中医,将公司命名为冬日暖阳。”
冬日中医CEO兼创始人李祖赟告诉动脉网,冬日中医是由厦门冬日暖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中医问诊及中药配送APP。而李祖赟也坚信,中医比西医更适合移动医疗。
中医比西医更适合移动医疗有三方面,一是西医需要大量借助与医疗器械参与诊断,而中医重点在身体调理与慢性病的治疗,并不需要依赖医疗器械的检测,所以西医以“轻问诊”为主,无法脱离线下诊断。
而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闻、问”通过网络深度问诊互动沟通交流都可以解决。而“切”则是最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显然,“望、闻、问、切”四诊法的综合运用,是为了让诊断更准确,也是为患者负责。但实际上,“切”并不是中医问诊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李祖赟表示,“老中医面对着长长的患者队伍,迫于时间限制,有时候会不经过深度的互动交流,直接脉诊定论调理,这属于一种偷时取巧的行为。”奠定中医四诊基础的《内经》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当然号脉也是中医临床诊断过程中的一种方式,我们正在努力研发‘号脉手环’去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号脉手环’已经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但需要正式推出仍需要时间去进行临床验证进而改进产品。”李祖赟表示,冬日中医前期收集的近万名网诊数据显示,医生在与患者网诊过程中,细心问诊加舌象辨症再加上及时复诊以及与医生的互动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已经能够得到满足。目前,平台上的患者退款率仅为0.5%。
二是冬日中医中的医患关系更融洽,冬日中医采取‘深度问诊’、‘多陪伴’模式,医生耐心与患者交流,不仅在用药方面给与患者正确的导向,更是在心理上给患者巨大的安慰。冬日中医的医生更像是朋友,与患者之间亲密无间的问候与呵护。
三是冬日中医能够做到医药分离,传统中医以卖药盈利,难免会有虚开天价药,甚至推销保健品的现象。冬日中医采取医药分离,医生收取问诊费,药品由冬日中医统一向同仁堂、片仔癀以及一家同仁堂的供应商订购,以保证药品质量。
医生的服务不满意无理由退款
自5月21日上线以来,冬日中医的用户量已经超过4万人,APP完成病案问诊量累计超过八千例,其中付费问诊超过4000例,平均一天大概近200单付费,日流水已经近10000元左右。
冬日中医主要通过医患间深度问诊、建立患者详细病案,由中医师提供健康调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诊后随访。摒弃传统移动互联网医疗“先付费后咨询”的商业模式,而强调“先免费咨询后付费的方式”先以图文、语音、视频等方式免费询问医生,当医患通过交流建立信任关系,再付款购买医生的服务及调理方案及指导意见。且在服务过程中,患者可以随时无条件退款。李祖赟告诉动脉网,“如果不是医生的服务态度或制定的调理方案确实没有帮到则不会去申请退款的,因为患者会认为这个医生给他看病很值。”
目前,冬日中医已经取得了两个相关的互联网医疗资质,医生在冬日医生的平台上可以进行经营性的服务。
“深山名医人未识”是对中医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提供8.1亿人次诊疗服务,同比增长9.0%。其中中医类医院提供4.9亿人次,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亿人次,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2亿人次。
2013年,国内医药产业实现营收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中药饮片营收1259亿元,同比增长26.9%。中成药营收5065亿元,同比增长21.1%。 其中药产业在2013年营收合计为6324亿元。且中医不局限于看病,养生产品和服务市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除了市场潜力巨大之外,中医领域的医患痛点也很多。患者方面,寻医难,看病体验差等暂且不提,中药的市场十分混乱,质量问题频出。去年甚至有新闻爆出,国内柴胡的合格率为0。
而对于医生来说,除了西医常见的痛点外,中医的收入更低,名气更小。有本事却没病人成了一种常规现象。俗语说,西医看门(医院),中医看人,患者在寻找中医的时候往往看中的是医生的名气,名气低自然患者少,收入低。
创业初心
针对以上痛点,李祖赟认为中医是非常适合互联网化,成为一个互联网医疗产品的。而真正下决心做出冬日中医这个产品,还要从李祖赟大学时代的创业经历说起。
大学期间,李祖赟就已经有了连续创业成功的创业经历。本不信中医的他创业期间曾经有过一次腰部受伤的经历,那时他在福州大大小小的医院看了4个月,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后来有朋友推荐了一位中医,李祖赟在这位中医处就诊一周后,病情便痊愈了。自此,李祖赟的中医情怀便在心中扎根。2012年毕业时,他已经积累了近40万的启动资金,而这笔钱也被他投入到了医药领域。“那时候QQ空间很流行,恰好2012年我在空间好友动态无意中看到一个中药配送中心的转让信息,觉得不错,谈了两次就花了15万盘了下来,从此就进入了中医中药的行业。
中药配送的过程中,李祖赟又发现,“很多患者是拿着网上的自己找的方子前来抓药,从安全性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我觉得仅仅是抓药配送已经不够,于是我们聘请医生坐堂问诊。”
慢慢的,李祖赟的药材配送中心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中药馆,越来越多的患者上门问诊,及网络咨询让仅有的全职坐堂医生应接不暇。而这也让李祖赟意识到了互联网中医问诊的可行之处。
于是,李祖赟去年将位于药材配送中心转让,开始冬日中医项目的创业。
2015年1月底,李祖赟因为完全不懂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团队难组建的情况下将产品外包给其他团队来做,交了6万元的定金,准备以外包的形式完成产品:命名为冬日中医。后在一次厦门创业团队的聚餐中,李祖赟无意中结识了投资人,一拍即合获得了达晨创投投资人李杨150万的个人投资,于是他放弃外包的决定,开始筹备组建团队。
2015年3月,李祖赟正式入驻厦门软件园二期百度开发者中心,这是由厦门市思明区政府与百度联合为优秀的初创公司免费提供给的办公地点。“当时我们的投资人在厦门的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厦门的创业氛围好,所以义无反顾的就选择在厦门创业了。”李祖赟表示,8月底,将会把PR、运营和项目团队带到北京,技术团队继续留在厦门,正式开始市场大范围的运营和推广。
创业之初,招人成了困扰李祖赟最大的问题。“刚开始尤其艰难,连续一周招聘不到员工,连刚刚毕业的实习生都不愿意进公司,好不容易招到了3个,其中一个技术隔天就跑了。只能到处挖人,在人才网上主动打电话,加千人群,一个一个发消息招聘,蹲点挖人,挨个谈梦想说情怀。终于,公司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最难的医生管理
招员工难,招医生也难,更难的医生管理和维护。“我们不会为了数据盲目去挖掘一些根本没有时间提供在线问诊服务的医生”,李祖赟表示,冬日中医目前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了135名左右能确保每日在线的医生。
从无到有,医生数量有了增长,但质量也要有保证才行。为了净化冬日中医的医生团队,李祖赟下决心裁掉了两位“专家”。其中一位是拿过全国大赛二等奖的中医师,近40年的临床经验,但在接诊过程中发现这位“老中医”并没有如其名,而是在服务患者过程中用了一些偏门的方法以达到疗效。另外一位则是因为总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兜售保健品被开除。李祖赟表示,“反而是一些年龄在30-40岁的中医师,他们非常的认真,他会和患者沟通很长的时间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患者互动。另外我们在后台制定了医生标准化接诊流程案例,把优质高效的接诊流程与医生分享,同时我们后台做了应急机制,如果医生长时间没有在线答复,没有认真服务患者,问诊流程不严谨,我们的医生管理团队会给予警示,如果医生不能配合,我们会直接取消和他的合作。”
保证了医生的质量还要保证平台配送的药品的质量。李祖赟告诉动脉网,“我们现在拍照购药环节都有配中药师,都是三甲医院的非常好的药师。每一单出去都是要有经过药师的审核。另外我们现在屏蔽了大部分有毒性的中药,目前以药食同源的中药为主,主要针对慢性病作为切入点”此外,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合作的一些大药房,如同仁堂会将药品制作成散、丸、膏或已经代煎好的形态,避免汤药带来的服药麻烦。
目前,冬日中医平台上线仅2个多月,一个医生每月最高收入已经超过8000元。
团队背景
公司成立以来,吸引了24个成员陆陆续续的加入。其中包括技术人员11人。
联合创始人李杨是公司的天使投资人。达晨创投互联网投资新锐,主投了Yoho!有货、南讯客道CRM、他趣Touch、Yhouse悦会、好慷家政在线等TMT 项目,曾在解放军75130部队服役两年并两次荣立三等功,毕业于厦门大学本硕,并留学日本从教,经历丰富。
联合创始人朱瑞亮是原福建福讯科技技术总监,拥有5年开发经验,2年项目管理经验;曾经参与2年健康智能硬件研发,其中智能血压仪、血糖仪且成功在京东众筹获得成功。目前任公司技术总监一职,负责产品技术研发及管理。
运营总监陈艺红,原本是国内旅游品牌辛辛印象的联合创始人,毕业于厦门大学。连续创业成功者,多次策划产出厦门旅游对外系列产品,并在厦门大学及鼓浪屿热销。
团队目前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计划吸纳投资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