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到底有多少禁锢困住医生?

到底有多少禁锢困住医生?

收藏
作者:廖新波 来源: 2015-07-20 14:57

几天前我就已经关注到纽约时报网络健康版这篇“困住中国医生的11条禁锢”,本想转播,但不知道这篇文章的真实性。现在想了一想,就算不是纽 约时报,所列11条基本是事实,在我很多博客文章也有同样的表述。至于次序变得“无关紧要”。我们的医患关系虽有在大多数情况是和谐,但是也不能用“地大 人多”来解释和稀释它的严峻性和伤医事件的凶残性,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淡村的医患纠纷就会上升带社会不安,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对老百姓百害并 无一利。


顺便多说一句,我看了一些文章,说到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源于“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指示,到底是不是呢?如果不是,根源又在哪里呢?如果是,又如何回归到原点呢?


下面是纽约时报网络健康版的文章,它就中国医患矛盾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困住中国医生的11条禁锢。


1.政府医疗投入不足,制度设计不合理。医护流失严重,医生长期超负荷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医患纠纷只会越来越多。


2.将医疗定位为消费,误导患者和家属,使其认为花钱就应有好的结果。一旦不如意,就会产生纠纷。


3.全社会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从而缺乏对生命守护者的敬畏。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在中国,医生从来就不属于上流社会。


4.医疗消费个人负担比例太大。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涉及到经济问题,从来没有和和气气,好商好量。


5.医闹成本太低,甚至零成本。“小闹小赚,大闹大赚,不闹不赚”。“闹了不白闹,能赚谁不闹”。


6.医院行政化,医院领导是官员而非职业经理人,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不对医生护士负责。为保仕途,息事宁人。最终总是一线工作人员受伤。


7.医生非自由职业者,受严格的行政手段约束,难以凭技术水平生存。与临床无关的科研、论文等耗费了医生的大量精力,使医疗水平难以提升。


8.医疗行业协会软弱,名不副实。不但难以保障医疗工作者权益,还往往成为医护个人维权的障碍。这也是行业协会行政化的弊病。


9.执法不公。涉及医疗纠纷,患者一方自然成为“弱者”,受到同情甚至纵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来“弱者”“强者”之分?更有甚者,“举证责任倒置”使得每个医生都是戴罪之身。


10.缺乏对伤医事件的防范与预警机制。与其高呼严厉打击,不如防患于未然。即使将凶手碎尸万段,能换回被害医生的生命?


11.媒体对医疗行业长期以来的诋毁和诽谤,严重歪曲了事实。不但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错误理念植根于大众心中,而且成功的将其原因归结于医生的道德败坏和唯利是图,使医生百口莫辩。

关键词: 医生 医疗行业

医友评论 1人评论)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林旭 2015-07-20 15:21

有道理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