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药典 > 化药及生物制品 > 酶类及生物制品 > 菌苗类 >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收藏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汉语拼音】 Pi Nei Zhu She Yong Ka Jie Miao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 >> 酶类及生物制品 >> 菌苗类

成分:

本品系用卡介菌经培养后收集菌体,加入稳定剂冻干制成。 有效成分:卡介苗活菌体。 敷料:蔗糖、明胶、氯化钾、味精。 疫苗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性状:

为白色疏松体或粉末,复溶后为均匀悬液。

适应症:

接本疫苗种后,可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用于预防结核病。

规格:

按标示量复溶后每瓶0.5ml( 5次人用剂量),含卡介菌0.25mg。每1mg卡介苗含菌数应不低于1.0×10 6CFU。

用法用量:

1、加入0.5ml所附稀释剂,放置约1分钟,摇动使之溶解并充分混匀。疫苗溶解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 2、用灭菌的1ml蓝心注射器(25~26号针头)吸取摇匀的疫苗,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1)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行程小溃疡,一般8~12周后节假,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甲紫(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2)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及长期不愈(大于12周),应及时诊治。 (3)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mm,1~2个月后消退。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行程脓疱,应及时诊治。 (4)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 (2)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以防止产生化脓反应。 (3)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哺乳期妇女。 (4)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 (5)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6)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如需放置,应置2~8℃,并于半小时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7)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功能主治:

药物相互作用:

1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来氟米特、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将导致免疫力降低,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后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2 糖皮质激素:按常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用量超过10mg强的松或等量的其它糖皮质激素,连续2周以上)致免疫力抑制患者,不应接受减毒疫苗免疫。大量类固醇所致的免疫抑制会产生对减毒疫苗的不完全应答反应。但糖皮质激素低-中剂量,短期(小于14天)全身使用;局部使用;或低-中剂量,短效糖皮质激素长期替代治疗及关节内、囊内、跟腱糖皮质激素注射不应视为疫苗接种的禁忌。替代疗法中类固醇剂量,诸如治疗阿迪森病,对免疫无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