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 > 化药及生物制品 > 镇痛、解热、抗炎、抗痛风药 > 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 >硫酸羟氯喹片
核准日期:2007年01月08日 修订日期:2013年01月21日
硫酸羟氯喹片
纷乐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Tablets
Liu Suan Qiang Lv Kui Pian
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羟氯喹。
化学名称:2-[[4-[(7-氯-4-喹啉基)氨基]戊基]乙胺基]-乙醇硫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6ClN3O· H2SO4
分子量:433.96
化药及生物制品 >> 抗寄生虫病药 >> 抗疟药 >> 控制症状类
化药及生物制品 >> 免疫系统用药 >> 免疫抑制剂 >> 其他免疫抑制剂
化药及生物制品 >> 镇痛、解热、抗炎、抗痛风药 >> 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0.1g
口服,成人每日0.4g,分1~2次服用,根据病人的反应,该剂量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长期维持治疗,可用较小的剂量,每日0.2g~0.4g即可。
据国外文献报道:
以下不良反应并非在每一种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在长期使用时都出现,但有报道在一种或多种药物中发生,因此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均应重视。不同化合物的不良反应及其类型和发生率均不同。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兴奋、神经过敏、情绪改变、梦魇 、精神病、头痛、头昏、眩晕、耳鸣、眼球震颤、神经性耳聋、惊厥、共济失调。
以上不良反应虽然罕见,但国外文献均有报道。
神经肌肉影响:骨骼肌瘫痪或肌病或神经肌病导致进行性无力和近端肌群萎缩,可合并轻度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和神经传导异常。
眼部影响:
(1)睫状体:调节障碍,伴视觉模糊的症状。该反应具剂量相关性,停药后可逆转。
(2)角膜:一过性水肿、点状至线状混浊、角膜敏感度减小。常见可逆性伴或不伴症状(视觉模糊,在光线周围出现光晕、畏光)的角膜改变。角膜沉着可能早在开始治疗后3周即已出现。羟氯喹角膜改变及视觉副反应的发生率似比氯喹低得多。
(3)视网膜:黄斑水肿、萎缩,异常色素沉着[轻度色素小点出现“牛眼(bull''s-eye)”外观],中心凹反射消失,在暴露于明亮光线(光应激试验)之后黄斑恢复时间增加,在黄斑、黄斑旁及周围视网膜区对红光的视网膜阈提高。其他眼底改变包括视神经乳头苍白和萎缩,视网膜小动脉变细,视网膜周围细颗粒状色素紊乱以及晚期出现凸出型脉络膜。
(4)视野缺损:中心旁盲点、中心盲点伴视敏度下降、罕见的有视野缩窄、色视觉异常。
最常见的视觉症状是:阅读及视物困难(遗漏词、字母或部分物体),畏光,远视觉模糊,中心或周围视野缺失,眼前闪光及条纹。
视网膜病变是剂量依赖性的,常出现在每天服药数月后(罕见)至数年。
视网膜改变患者可能有视觉症状或者没有症状(伴或不伴视野改变),罕见不伴视网膜明显改变的视觉盲点或视野缺损。视网膜病变即使停药后仍会进展。有许多患者早期的视网膜病变(黄斑色素沉着,有时伴中心、视野缺损)在治疗中止后完全消失或缓解。对红色视标出现中心、旁盲点(有时称:前黄斑病变)是早期视网膜机能障碍的征兆,停药后通常是可逆的。少数视网膜改变的病例,据报道发生在仅接受羟氯喹的患者,通常包括在定期眼科检查中发现的视网膜色素沉着改变,某些病例也存在视野缺损,已报道1例延迟性视网膜病变伴随视觉缺失,发生在停用羟氯喹后。
皮肤影响:头发变白、脱发、瘙痒、皮肤及粘膜色素沉着、皮疹(荨麻疹、麻疹样、苔藓样、斑丘疹、紫癜、离心形环形红斑和剥脱性皮炎)。
血液系统影响:多种血液系统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个体发生溶血。
肠胃道影响: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痉挛。有肝功能异常,国外文献甚至有爆发性肝衰竭的个例报道。
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国外文献均有报道。
心血管系统影响:
心肌病罕有报道,仅发生于大剂量应用羟氯喹的患者。
当发现有心脏传导异常(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双侧心室肥大时,应怀疑到药物的慢性毒性。停药后可能恢复。
其他影响:体重下降,倦怠,卟啉病或非光敏感的银翘病病情恶化。
1.存在因任何4—氨基喹啉化合物治疗可引起的视网膜或视野改变的患者禁用;
2.已知对4—氨基喹啉化合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3.儿童禁用。
1.在一些长期大剂量服用4-氨基喹啉的盘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出现了不可逆的视网膜损害。视网膜病变与剂量相关,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5mg/kg体重情况下,发生视网膜损害的风险低。但超过推荐的每日剂量将会大大增加视网膜毒性的风险。
2.当决定长期使用本品时,应开始(基线)并定期(每3月)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觉灵敏度、裂隙灯检查、眼底镜以及视野检查)。有下列情况的患者,眼部检查的频次应该增加;每日剂量超过6.5mg/kg理想体重、肾功能不全、累计用药量超过200g、老年人以及视觉灵敏度受损。
如出现任何视觉灵敏度受损。
如出现任何视觉灵敏度、视野异常,或视乳头区(如色素改变、中央凹反射消失)或任何视觉症状(如眼前闪光和划线),当上述情况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时应立即停止本药并密切观察病变的可能进展。视网膜改变(以及视力障碍)在停药后也可能进展。
3.早期诊断羟氯喹相关的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⑴眼底镜检查提示清晰的黄斑色素沉积或中央凹反射消失;(2)用小的红色视标检查旁中心暗点进行中心视野或视网膜红色阈值测定。任何眼部症状,包括眼前闪光或划线均应考虑为可能的视网膜病变。
4.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如果在6月内仍无客观的病情改善(如关节肿胀减轻,活动度增加),应停用该药。该药在幼年类风湿患 者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5.银屑病的患者使用羟氯喹可能促使银屑病严重发作,卟琳病患者服用后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上述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药,只有当 医生判断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的受益大于可能的危害时才能进行处方用药。
6.所有长期使用本品的患者均应定期接受询问并检査,包括膝和踝反射,以检查肌无力的证据。如发生肌无力应停药。
7.本品可能引起皮疹,因此对于既往发生药疹的患者应给予适当观察。
8.儿童对4-氨基喹啉化合物特别敏感。有国外文献报道在意外服用氣唾后发生致命事件,有时为相对小的剂量。因此,强调父母应将此药放置于远离儿童的地方。
9.如因药物过量或过敏导致严重中毒症状,可使用氯化铵(每天8g,分次服用),每周3~4天,至治疗停止后数月,酸化尿液可增加4-氨基喹啉从肾脏的排泄的20%~90%。但该方法用于肾功能不全和/或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时必须谨慎。
10.正在服用可能引起眼或皮肤不良反应药物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本品。
11.当肝脏或肾脏疾病的患者、或那些正在服用巳知可影响这些器官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胃肠、神经和血液异常的患者也应谨慎使用本品。对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应进行血浆羟氣喹水平的估测以便调节所用剂量。如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严重血液异常时应考虑停止该药。
12.尽管骨髓抑制的风险很低,因为贫血、再生障碍贫血、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都曾有报道,建议进行定期的血细胞计数,如出现异常应停用本品。
13.对奎宁敏感的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有缺陷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本品。
14.患有半乳糖不耐受、Lapp^L糖酶缺陷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罕见的遗传疾病的患者不应服用本品。
15.有开始治疗后不久发生视力调节受损的报道。应提醒有关的驾驶和操作机器的人员。如果症状不能自限,应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
羟氯喹可通过胎盘:有关羟氯喹在妊娠期的应用资料有限。应该指出的是,治疗剂量中的4-氨基喹琳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关,包括耳毒性(听觉和前庭毒性、先天性耳聋)、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色素沉着。所以,妊娠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羟氯喹,只有经医生判断患者在接受该药预防和治疗的受益大于可能的危害时方可使用。将具有放射活性标记的氣喹静脉注射至怀孕的CBA小鼠后药物可快速穿过胎盘, 选择性地聚集在胎鼠眼睛黑色素结构部分,且一直存留在眼部组织中直至该药从身体其它部位排除后5个月。
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羟氯喹,因为母乳中可分泌有少量的羟氯喹,并且已知婴儿对4-氨基喹啉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
目前国内尚未进行系统可靠的儿童用药的临床试验,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尚未建立,故不推荐儿童使用。
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0. 有羟氯喹增加血浆地高辛水平的报道: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血清地高辛水平。
尽管还没有特别的报道,羟氯喹也可能有氯喹与已知的几种药物相互作用,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增强其直接阻滞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西米替丁抑制它的代谢从而增加抗疟疾药物血浆浓度;拮抗新斯的明和吡啶斯的明的效应;减弱机体对皮内注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的初次免疫抗体反应。
抗酸药可能减少羟氯喹的吸收,因此建议本品和抗酸药使用应间隔4小时。
羟氯喹可能增强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因而联合用药时可以考虑减少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剂量。
4-氨基喹啉复合物在口服后可快速和完全吸收。如不慎过量服用,或在敏感患者小剂量应用时中毒症状在30分钟内即可出现,如头痛、 困倦、视力失常、心血管衰竭、惊厥、甚至突发早期呼吸和心脏骤停。心电图显示房性停博、结性心律、心室间传导时间延长,进行性心动过缓导致心室纤顫和/或心跳停博。主要为对症治疗,应通过催吐(在家中,转运至医院前)或洗胃尽快排空胃内容物。在服药后30分钟 内,洗胃后通过胃管导人至少5倍服药量的活性碳粉末可抑制药物的进一步吸收。如患者发生抽搐,应在洗胃前给予控制。如抽搐是因大 脑刺激所致,可谨慎使用超短效的巴比妥类药物,然而,如果因缺氧所致,则需给予氧疗,人工通气,如发生低血压性休克应使用血管紧 张药物。鉴于呼吸支持的重要性,患者在胃灌洗后如病情需要应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血液置换可用于减少血中4-氨基喹啉的浓度, 急性期存活的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应严密观察至少6小时。过量服用或对药物敏感的患者应补充液体和给予几天足量的氣化铵(成年 人每天8g,分次使用)以酸化尿液促进药物从尿中排出。
羟氯喹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与琉基的相互作用、干扰酶的活性(包括磷酸脂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胆碱 酯酶、蛋白酶和水解酶)、和DNA结合、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前列腺素的形成、抑制多形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吞噬细胞的作用、干扰单核细胞白介素1的形成和抑制中性粒细胞超氧化物的释放。
据国外文献报道:
羟氯喹具有和氯喹相似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和体内代谢过程。口服后,羟氯喹被快速和几乎全部吸收。在一项研究中,给予健康志愿者0.4g单剂量的羟氯喹后,其平均血浆峰浓度在53~208ng/ml范围,平均水平为105ng/ml。血浆达峰浓度的平均时间为1.83小时。根据给药后的时间,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变化如下:血浆达峰浓度后~10、1048、48~504小时时分别为5.9个小时、26.1个小时和299个小时。母体化合物和代谢物广泛分布于机体,消除主要通过尿液,在一项研究中,24小时可观察到3%的给药剂量。
遮光,密封保存。
铝塑板装;14片/盒
36个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1-(X-087)-2003Z
国药准字H19990263
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