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药典 > 中药 > 中成药 > 解表药 > 辛凉解表剂 >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

核准日期:2007年02月08日 修订日期:2007年05月05日

收藏

药品名称: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Chai Ge Jie Ji Tang

主要成份:

芍药  甘草  葛根  黄芩  柴胡  羌活  白芷  桔梗  

所属类别:

中药 >> 中成药 >> 解表药 >> 辛凉解表剂

组成:

柴胡(6g) 干葛(葛根)(9g) 甘草(3g) 黄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芍药(6g) 桔梗(3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

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3g),煎之热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g,水煎温服)。

功用:

解肌清热。

主治: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配伍特点:

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数。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它和一般辛凉解表以治风热表证之方,当有区别。

鉴别:

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柴胡一钱二分(6g) 葛根一钱五分(6g) 黄芩一钱五分(6g) 赤芍一钱(6g) 甘草五分(3g) 知母一钱(5g) 生地二钱(9g) 丹皮一钱五分(3g) 贝母一钱(6g)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3g);谵语加石膏三钱(12g)。功用: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数。
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桔,是因不恶寒无需多用升散发表之品,且羌、芷皆辛温香燥,见症已有口渴,故减去;再者,虽去石膏,但配入知、贝、丹、地,不仅清热,还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可知程氏方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是两方同中之异。

辩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无汗而恶寒甚者,可去黄芩,加麻黄增强发散表寒之力,值夏秋可以苏叶代之;热邪伤津而见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热生津;恶寒不明显而里热较甚,见发热重、烦躁、舌质偏红者,宜加银花、连翘,并重用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功。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等属外感风寒,邪郁化热者。

使用注意:

若太阳表邪未入里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大便秘结不通)者,亦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