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 > 话题 > 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值得吗

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值得吗?

李自臣 2015-04-25 浏览:216

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值得吗? 南方日报 2015-04-21 发表评论(50人参与) 分享 原标题《晚期癌症要不要倾家荡产治?》 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地为病人施行无意义的治疗,很多时候是迫于周围人的道义压力,可是,病人呢?有多少人真正为患者自身感受考虑? 最近看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新闻故事:两年前,肺癌晚期的吴树梁获得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免费提供止痛类药物的资格。这个阶段的癌症患者一般会在3到6个月内结束生命。为了让这个阶段的癌症患者能够避免临终剧痛,宁养院每10天会向他们发放止痛药。20个月过去了,吴树梁成为宁养院免费领取止痛药时间最长的晚期肺癌患者。 药物副作用让吴树梁感觉生不如死,但为了能让妻子在政策范围内入户深圳,照顾未成年的孩子,他不得不用尽一切办法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活到现在,死对于我而言是解脱,但活着的人怎么办?我现在希望自己还能坚持到明年6月,妻子能够正式入户深圳,我就可以放心了。吴树梁如是说。 吴树梁的故事很特殊,不过对癌症晚期患者不惜一切代价续命的做法一直存在不少争议。经过全球医学界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癌症治疗已可让大约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获得治愈效果,美国报道癌症总治愈率达到62%。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抗癌治疗的作用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对于病期很晚的患者则难以延长生存。终末期癌症患者延长生存只是奢望。然而,尽管如此,由于生命无价,临床上“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抢救,似乎成为规矩。尤其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一些家属宁可用呼吸机等给病重的亲人延续生命,也不愿意放弃“无谓的治疗,怕背上“不重亲情的骂名。 对于晚期肿瘤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大原则应该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别的。曾听一位医生讲述,他有一个老朋友,胰腺癌转移到了肝部,在一次病情复发后,朋友的儿子来找他求助,咨询要不要继续手术。医生劝说,手术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反倒不如在老人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带他出去逛一逛。在最后的四个月里,这位患癌的老友没有住院,由儿子带着出去四处休闲、旅游,身心状态都很不错,见人便夸孩子又带自己去旅游了。最后15天,他住进医院里,也没有上呼吸机以及各种抢救手段,只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他的痛苦。最后,他没有遗憾也没有痛苦,走得十分安详。 我赞同一位三甲医院院长的看法:在家庭实在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不主张家属四处借债,赌手术延长生命的几率,对于这类患者,与其把钱都花掉,还不如留着这些钱,让一生拮据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满足平时不敢想的“奢侈愿望,只在病发时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痛苦。生命无价,但医疗作用有限,医疗资源更是有限。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控制癌症纲要中提出,确保抗癌治疗只用于可获益阶段,让人们坦然正视晚期癌症治疗疗效有限的现实,同时警示晚期癌症治疗决策需谨慎权衡利弊,避免资源浪费。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俗语,大家耳熟能详。但对于绝症患者来说,这句话未必正确。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治愈的希望,患者也会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家属应该有权选择放弃救治,并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

您已邀请

全部回答

于振刚 2015-04-26

要尊重病人的意见

匿名
发表中...
李凤玉 2015-04-26

远离疾病,健康快乐生活。

匿名
发表中...
贾潇湘 2015-04-26

这要看病人的态度

匿名
发表中...
医生 2015-04-26

袁照清 要保持乐观心态

匿名
发表中...
范文献 2015-04-26

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只做有价值的抢救。不应当浪费资源。

匿名
发表中...
肖莲花 2015-04-26

活着比什么都好。

匿名
发表中...
仝超 2015-04-26

乐观的心态还是很有必要的

匿名
发表中...
杨曼 2015-04-26

匿名
发表中...
傅叶青 2015-04-26

无论哪一种,都是痛苦的选择,最好还是征求患者的意愿!

匿名
发表中...
张晓燕 2015-04-26

观点是个非常峻厉的词

匿名
发表中...

评论

匿名
发表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交流分享”,版权均归经验分享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话题

0个人关注该话题

为什么举报这个回答?
请选择理由
广告等垃圾信息
不友善内容
违法违规内容
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其他(可自行填写)
邀请

邀请医生回复问题?

邀请

您已邀请过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