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44
精诚至善造就有声世界

他,在“中国名医百强榜”中赫赫有名;他,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演绎朴实的性格;他说我们要用善心去爱人……

查看故事
120
“精诚至善”是患者对他的评价。“精”是对他医术成就的概括,“中国名医百强榜”有他的赫赫之名;“诚”是对他行医之旅的总结,他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演绎了朴实的性格;“善”是他对患者、对人生的敬意,他说我们要用善心去爱人——龚树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首席专家,人工耳蜗中心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首席专家。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20
如首图所示,身着白大褂的龚主任自信满满、精神抖擞。殊不知,身着手术服的他一天都经历了什么。今日周三是龚主任的手术日,术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做的相当充足,即使身体稍有不适也要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320
将近春节,医院手术中心安排的很满。今天一天龚主任有10台手术需要完成。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420
正要进手术室时,有患者在门口拿着检查单来找龚主任。他告诉龚主任自己是慕名而来,希望龚主任能帮忙判断病情以做下一步治疗。虽不是正常的门诊时间,龚主任还是很仔细地研究了患者病历并向他解释病情。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520
手术室里,这位护士格外引人注意,她腰间绑了鼓鼓的盐水袋,行动稍有不便。原来自己昨天不小心将腰扭伤了,今天吃过止疼药还是坚持来工作。也许这就是医务人员的常态,身体上的小痛小病对他们来说在工作面前不值一提。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620
耳科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显微镜于手术医生而言就是他们的眼睛。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20
手术初步的重要工作是找准位置开口,而经过此开口直达病灶需要将切口下面的骨头层层打磨,这个过程需要用特殊的钻头,期间钻头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像是匠人在雕琢自己的作品。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20
上午第一台手术的患者是一位两岁的孩子,进行的是人工耳蜗植入术。该手术对龚主任来说是最基础简单的一项,在植入过程中根据患者选择植入的耳蜗产品不同需要用相应配套的植入工具,术后龚主任对植入工具进行研究。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920
植入后的耳蜗当场就可以检查出效果,耳蜗能否正常工作,所有的数据都会显示在电脑上。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020
上午两台手术完成后时间已到中午十二点半,龚主任的午餐也是标配的盒饭,饭间他与同事有说有笑,聊的不亦乐乎。虽是科室主任,但在同事之间完全看不出领导的架子,另外同事们也都笑说龚主任很敬业、很关心他们。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120
愉快轻松的午餐时间很快结束了,龚主任又步入病房迎来他的一位病人。做为耳科行业里的重量级人物,龚主任每天都能接到很多这样插空来看病的患者。在龚主任身上小编更是感受到“童叟无欺”的从医良品,对孩子他抚爱有加,对听力障碍的患者更是耐心。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220
书柜里的这几个证书和奖杯是龚主任获得的荣誉里最小的一部分,但能两次进名医百强榜也足以见得他的实力。而他谈起自己的从医初衷,很朴实的一句回答让人感动,他说“农村的孩子,能有学上就不错了……”是的,在那个刚刚恢复高考的年代,龚主任也算是幸运的。他说,从医之路艰辛而漫长,要走向成功,平台很重要,但对个人来说更要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说到情商,一位龚主任的同事、医院退休医生对龚主任大加赞赏:“这个主任太关心老同志了”。而龚主任却笑说: “人都有老的一天,我是做给孩子们看的。”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320
下午又上手术台,龚主任还是这幅认真的模样。已经五十多岁的他平常看起来也是精神饱满,他把这种精神状态归功于“热爱”二字,自身对医生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他觉得能让来到医院的患者高兴就是温暖。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420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透过显微镜用灵巧的手完成了一台台手术是一门技术活,但在龚主任的手上我还看到了艺术。我称他手的这个动作是“兰花指”。其实,在手术过程中,他的手大多时候都需要保持这个姿势。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520
身为博士生导师的龚主任现在带过的研究生已有60多个,这些正在观看手术的是他的几个学生和进修生。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620
手术过后龚主任向他们讲解手术难点。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720
初次听到龚主任一天要做十台手术我有点吃惊,但事实上每台手术都在所有医务人员的全力配合之下、龚主任来回在两个手术室穿梭着成功地完成了。浓烈的“战友情”充斥着整个手术室,团队的力量展现无遗。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820
“患病的时候是你的病人,康复之后应该是你的朋友。”正如龚主任所说,他与许多康复之后的患者还会有联系。尤其一位患者,时不时会用微信发来自己写的诗。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920
晚上七点半,龚主任坐在电脑前回顾自己刚才的手术、等待今天最后一位患者。这个稍显疲惫的背影与第一张图上的龚主任似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在2016年做了将近一千例手术的时间里有多少个日子他都会有如此的身影。然而,乐观向上的龚主任总希望把自己精神抖擞的一面展现出来,却没想到这个真实的背影才是更让人动容的……【文案策划:李玉婷/责任拍摄:李玉婷】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020
160+1
37

寻医问药《中国医生的一天》
真实记录中国医生工作的点滴,
想了解更多医生咨询,请扫
二维码关注《中国医生的一天》

本期封面故事医生:
龚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精诚至善造就有声世界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精彩故事更多故事
出品
点击箭头可前后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