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4
中国牙医的一天

“儿子赐予我‘守护牙齿的精灵‘的称号,我很喜欢!”——张保荣

查看故事
126
2015年4月8日,航空总医院口腔科部分医生合影。如果不是刚才有一场紧急会议将主要负责人聚在一起,我们没有机会拍下这一刻。一位医生说:”这种合影,上次还是在一年前,全科室共有医护人员72人,能凑齐10个都很不错了,除了开会,大家都在那42张治疗台上奔波。”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26
这批年轻的队伍就是由他带领,他挑选和培养人才的标准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拔尖,都能带起自己的队伍。他就是张保荣,航空总医院院长助理,口腔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326
这是张保荣从医15年来平凡的一天,清晨5点30分准时起床。晨起一杯养生水,已成了一家三口的习惯。同住的母亲说: “每天看他们下班回家后都很累,我就琢磨了个方子,起早给孩子们煮好。”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426
儿子今年上四年级,眉梢眼角都酷似爸爸,平日没有父母太多的陪伴,他爱上了做创意拼装。从小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使他成为全家人的小闹钟。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526
张保荣的爱人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性格温柔,心思细腻。夫妻都是医生,在时间方面,相互间的支持和理解也会更多一些。七点十分,吃过早饭的他们告别母亲,先去送儿子上学,然后赶去医院。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626
清晨的阳光不是很浓,但张保荣的眉头却是紧锁着的,不知是在感叹这路上时间的漫长,还是在梳理一天的工作的重点。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26
7:30分准时来到医院,而此时一楼大厅已经排满了患者,他快步赶到五楼,在诊疗室中匆忙的把白大褂换上。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他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科室的规划把更多的资源都留给了患者。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26
早晨交接班中,夜班的医生汇报急诊病人的情况。也许在大众眼里口腔科无足轻重;但我们所不了解的是:中国的牙医严重缺少,在美国,约1000人会有一位牙科医生,而中国的比例则是1/100000。一位医生全天需接待20~30位门诊,严重超负荷的工作剥夺了医生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926
口腔科正在开设自己专属的病房,避免借用其他科室病房的情况。这位工地中摔伤的大爷由别的医院转诊到外科病房,张保荣对处理这些疑难病例很有把握,对这位忐忑的老人安慰说:明天微创钛板到了,就可以安排手术,并叮嘱他12点以后禁食、禁水,为手术做准备。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026
出了病房,刘主任在走廊中跟张保荣探讨起用药剂量问题。同样行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刘主任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年长者,他被张保荣的学术和临床成就深深折服,有机会就会学习讨教。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126
由于今天张保荣组织口腔科前沿学术交流会,特别邀请到西班牙口腔专家Rojas-vizcaya教授。会议在9点半开始,所以张保荣临时召开讨论会。这样的学术交流会议,每个月都会有3~4次。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226
讨论会后,进行基础研究的团队成员遇到了难题,并且实验设备短缺,必须向其他实验室求助。张保荣细心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联系做同向研究的好友,给予设备支持和理论指导。张保荣说:“医生不止看病人,要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326
临近学术会议开始前半个小时,一位患者因牙龈肿痛前来就诊,经检查需要一个小小的手术。口腔科医生的工作迫使他们处于低头、弯腰姿势,长期手术下来,很容易引发颈椎、腰椎疾病。张保荣的妻子说,母亲每天煮的养生水,缓解了不少颈椎疼痛。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426
学术会议即将开始,刚刚结束一场小手术的张保荣赶到11楼接待从西班牙赶来的Rojas-vizaya教授。他们在国外的一次学习交流中相识,惺惺相惜最终结为朋友。Rojas-vizaya教授展示曾经授课的资料。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526
10点钟,张博士的学习不得不被打断。一位90岁高龄的老大娘,多数医院因年纪大危险性极高,推荐到张保荣这儿。老太太的女儿也已70岁,她曾在张保荣处看诊,相当信任张保荣的医术。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626
老大娘的问题处理结束,已经接近12点。又有一位疑难患者被转诊过来,难度在于有颌骨囊肿。陪诊而来的医生,不断安慰患者:张博士是口腔科最好的医生,给你出的肯定是最佳治疗方案.放心就是。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726
一个简单的牙种植手术历时10分钟就可完成,颌骨囊肿的情况增加了手术复杂度,延长至30分钟。这位患者生性乐观,手术完成后眉眼含笑,麻药还没过去,一直含糊着对张保荣表示谢意。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826
从手术室回到诊室,上楼、下楼、左转、右拐,大约有五六百米的距离。张保荣说这个路线每天都要走上10来次。他笑称,就当强身健体减肥。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1926
因学术会议的缘故,病人安排较少,即使这样,提前预约的患者仍需要接待。而接下来的患者曾在私人诊所花费不菲的价格矫正牙齿。而现在牙齿咬合困难,影响发音,给她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张保荣邀请Rojas-vizaya教授一起为她会诊。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026
12点55上半场学术会议结束。张保荣与Rojas-vizaya研讨此次会诊的治疗方案。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126
会诊持续了十几分钟,下午1点多,医生们才吃上中餐,同时,这也是一场送别午宴。Rojas-vizaya教授下午还要赶赴其他地区进行学术分享。Rojas-vizaya教授在各国奔波的身影同样也是张保荣工作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226
下午场的学术会议,张保荣主讲美学口腔的基础及注意事项,口腔科最新前沿进展他极为关注。张保荣生于1979年,13岁半被选入中科大少年班,26岁出国留学,曾在多国进修医学。面对如些惊才绝艳的人生履历,他仅是笑笑,用“没有童年”四字回应。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326
讲授过程中,张保荣不断引发同仁思考。他认为,做医生的不思考很可怕。历时2个多小时的讲授结束,下午四点,张保荣终于有了喝口水的时间。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426
短暂的休息后,夜班的医生来报道,张保荣才意识到已经到了5点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下班。白天处理了多少患者,哪些患者晚上需要处理,这是交班的内容。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526
本期中国医生的一天展现的这个与国际前沿科学接轨,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的年轻团队,获得了2014年度“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成为航空总院的重点科室。这既是对张保荣的肯定,也是对团队中每一个成员付出的认可。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2626
160+1
94

寻医问药《中国医生的一天》
真实记录中国医生工作的点滴,
想了解更多医生咨询,请扫
二维码关注《中国医生的一天》

本期封面故事医生:
张保荣
中国牙医的一天

分享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精彩故事更多故事
出品
点击箭头可前后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