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密码010 | 便秘:误把广告当良药

晔问仁医

2017-03-19

健 康 密 码

010

便秘:误把广告当良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一位挑战外医坚守中医精髓,融合中西医学文化技术的的明医。极为擅长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各种肛肠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提问/回答

广告的误导

王医生您好,我有位朋友,是一个时尚靓丽的白领女性,最近很抓狂。原来,她老是感到肚子胀,摸上去硬硬的,几天都没有一次大便,便后纸上还带有血。而且,她的脸上新长了不少黄褐斑,显得人很憔悴,气色很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后来,她看到电视广告,说肠道内积存宿便,宿便产生毒素,可以导致黄褐斑等,于是就买了养颜肠清茶,清宿便。但是喝了很多,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您说,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其实中医是没有宿便一说的,不过按照一般的理解,宿便可以解释为前一天停留在体内尚未排除的大便。大便在体内停留时间长,只会有更多的水分被人体吸收,但是不会因此让人体吸收更多的毒素。黄褐斑的产生,与内分泌失调、微量元素含量异常、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血液流变学改变、皮损区微生态失衡等因素有关,与便秘无直接的关系。

据我所知,这个朋友18岁起减肥,经常不吃饭,所以大便一直不正常。以前,她一直用开塞露,以及芦荟、番泻叶等药物帮助排便,大便是通畅了,但是时间久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肠子都黑了。现在电视广告一直播放某一种保健品茶,有润肠、排毒、养颜、散内火的作用,她买来喝,刚开始效果挺好,一天能有一次大便,但是现在又不行了。

其实,保健品茶也是一种减肥茶,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它含有芦荟,番泻叶,草决明等中药。而芦荟有泻下通便的作用,用于热结便秘。对于因肾气虚或者脾气虚导致的便秘,再用芦荟,就会加重病情;番泻叶为刺激性泻药,通过肠粘膜和神经从刺激肠蠕动,属于猛药;草决明有利水通便,有缓泻的作用。但这些药物服用时间长了,其中蒽醌类的成份都容易引起大肠黑变,总而言之,市面上通便药种类很多,其中一部分泻药,包括一些中成药都需要选择性运用,在使用的时间和方法,以及适用人群都有一定的差别,不可随意服用,更建议不要擅自长期服用,否则时间长了,肠壁上就会出现交错的黄黑斑,就像豹纹一样。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蒽醌类的泻药的代谢产物,在肠壁上被吸收、沉积,导致以前非常少见结肠黑变病,有了常见的趋势。

看来电视广告是有夸张成分的,而且,在没有医生指导,不对症的情况下胡乱使用,危害不小。

事实上,有部分保健品所谓的“排毒、养颜、清内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的广告语,混淆了中医学的概念。它的实质就是运用一些泻下通便的中药,人为制造腹泻,通过化学刺激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引起排便。其实,这样会造成肠道功能的紊乱,损伤肠道的粘膜,导致结直肠的病变,甚至诱发结肠癌。

饮食、运动与家居

这位朋友的病,是典型的便秘,那么究竟什么是便秘呢?

便秘是一种复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一、排便的次数减少,每周的排便次数少于三次;二、大便干燥;三、排便费力;四、单次排便时间超过30分钟,排便困难且伴随出血。对待便秘应该怎么样呢?当然是要找正规医院治疗,不要擅自使用泻药或者润肠茶。

为了不受便秘困扰,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在饮食方面,应该少吃巧克力、苹果、葡萄、芡实、山芋、薏苡仁与红枣,这些食物都会导致大便干,容易引起便秘。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梨、香蕉、柚子、橙子、黄瓜、冬瓜等。同时,适量吃一些润肠通便作用的含有丰富油脂的果实,如花生、核桃、杏仁、葵花籽等。

其次,在运动方面,作为白领,常常呆在办公楼,见不到阳光,所以在工作之余,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晒晒背,穿着布鞋在泥地上散散步,顺时针揉揉肚子,这些都会改善便秘的状况。

最后,在家居方面,家里应该经常透透气,卧室尽量少放置电器,虽然有些电器听起来是没有声音,但是还是在不断发出声波,影响睡眠,时间长了会引起气虚,气虚久了也会导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