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时间:防治“老寒腿”,别陷入误区。

骨科康复时间

2017-03-02

人们口中常说的“老寒腿”其实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每当天阴下雨或气候转凉时,常有许多患者膝关节疼痛加重,这些患者以中老年人为多,因此也被称为“老寒腿”。其实是关节发生退变性变化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惠越来越重。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如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弹响,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休息、活动及对症治疗后缓解,到后期关节会肿大变形,活动范围受限,出现持续性疼痛。 

防治“老寒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不能吃止痛药

很多人认为止痛药会有副作用、会上瘾,宁可强忍疼痛也不吃止痛药。实际上,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其实是非甾体类的阵痛抗炎药,如芬必得、西乐葆、扶他林等。所以在急性期,适当服用此类药物能够减缓疼痛。但也应该及时就诊。

误区二:哪儿疼就锻炼哪儿

老寒腿的主要症状,多为膝关节疼痛,所以有些患者就把锻炼目标瞄准膝关节,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摇晃动作。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半蹲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最大,摇晃反而加重磨损致使疼痛加重。

误区三:痛就是缺钙

很多患者一遇到关节疼痛就想当然的认为疼痛时因为缺钙,就盲目的服用钙片补钙。这样一来,非但疼痛没有好转,反而因为盲目补钙而导致骨质增生。

误区四:天气热就不会犯毛病

夏天天气炎热,有些人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的环境里,空调吹出的冷空气会聚集在房间的底层,有老寒腿毛病的人,自然也会出现疼痛。

误区五:不运动就不会再疼

长时间不运动、保持一个姿势,也同样会加重关节及其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等的负担,一旦稍加剧烈的运动,关节的受伤风险也会加重。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预防疾病和延缓病程具有主要的意义。

误区六:吃中药能治“老寒腿”

很多有这种症状的人,喜欢长期服用中药,认为没有毒副作用。其实中药并非没有毒性,一些治疗骨关节疼痛的活血化瘀、通筋活络的中药,常有以毒攻毒的作用,对肝、肾功能等会有损害。长期盲目服用中药治疗还会延误病情,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误区七:痛就贴膏药

寒冷的冬季使膏药、止痛药的使用频率增加,在这里提醒中老年人不能这样自行随便用药,否则不但降低药物吸收,还会带来胃肠道、皮肤等问题。不应盲目使用膏药,膏药不具备抗炎的功能,且皮肤敏感的老人不宜使用。骨关节炎患者应该首选外用止痛药进行治疗。在国内,医生常推荐的外用止痛药物是扶他林乳胶剂,具有快速镇痛、抗炎消肿和迅速改善各类骨关节炎疼痛症状的功效。

实时评论(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