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做体育锻炼?

复旦儿科黄剑峰

2017-02-27

这是在哮喘管理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哮喘的孩子因为气道敏感性高、部分有肺功能损害,在运动后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短、胸闷、胸痛、运动耐量减低,甚至出现哮喘急性发作。运动后出现症状,是哮喘控制状态欠佳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肺功能损害的反应之一。

那么哮喘的孩子到底该不该做锻炼?应该怎么做?

原则上来讲,还是鼓励孩子参加正规体育锻炼的。因为不论从肺功能发育和身体生长发育的角度,还是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自我肯定与认知和同辈活动交流的心理健康角度,都不建议限制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哮喘的孩子因为运动后可能有上述不舒服症状,所以略显特殊。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处于气道炎症活跃状态,容易出现呼吸道症状,这一阶段确实不建议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建议先给予正规治疗,积极控制哮喘病情,症状稳定后再参加体育锻炼。

根据个人经验,我一般建议哮喘未控制状态、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哮喘急性发作期等不稳定状态的孩子,正规用药1个月后,复查评估症状稳定、肺功能较前恢复并趋近正常状态,再逐渐恢复体育锻炼,相对可能减少运动相关哮喘症状出现的可能。但1个月的时间并非固定,需要按照孩子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参加运动时,要根据孩子既往运动耐受情况,决定运动量大小。不要强迫孩子进行超过身体负荷能力的锻炼,这样反而可能达到“揠苗助长”的副作用。运动前30分钟可以吸入一次沙丁胺醇进行预防,并进行大概20分钟的准备活动,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性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运动过程中,若出现气短、胸闷、憋气等症状,应适当休息,若有喘息发作,可临时吸入沙丁胺醇止喘治疗,并停止运动,以免症状加重。

平时也可以让孩子每日用30分钟的时间进行体操锻炼,比如扩胸、伸展、转体等,做体操同时配合深呼吸动作,调整呼吸能力,促进呼吸健康。

在孩子耐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之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达到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如果自己对孩子运动情况把握不好,建议到呼吸或哮喘专科门诊,评估病情,并咨询专科医生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复旦儿科黄剑峰医生(微信号:hjf_2016)”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