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僧”在吗?一起取“糖经”吧!

汪芳心视界

2016-09-17

生活还是不要等别人来安排,自己要学会主动和争取。

电光 石火 秋凉

好雨知时节,当“秋”乃发生。一场秋雨带走了往日的闷热,带来了难得的清凉。周末上海分外热闹,一年一度的旅游节让海内外的游客心旷神怡,花车绚丽、彩灯璀璨、载歌载舞,置身人流中流连忘返……不过这是我跟朋友聊天时得来的信息,我去上海参加的是心血管领域的东方会。

开幕式当天,白露已过,起早赶航班到上海,因为怕冷就多披了件毛衣外套。岂料抵达目的地后一片艳阳高照,出了机场竟已全身湿透。

晚上十一点换上一身清爽夏装的我回到北京,秋风沁肤,好不清凉。同事见状打趣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其实“秋冻”并非人人皆宜,体质不好的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临床上也常见糖尿病患者因此诱发心梗等严重后果。说到此,咱们就一起谈一谈跟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糖尿病,帮大家一起取取“糖经”。

糖尿病与冠心病:一朵“双生花”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曾经对一段时间内住院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患病率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病占17.1%。另外一项调查研究也揭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伴发疾病——中国冠心病病人中约有80%的人患有糖代谢异常!下图即为如用随行的糖尿病并发症: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糖尿病并发症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器官或组织:眼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血管——脑卒中;心脏——冠心病;肾脏——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神经系统——60%~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血管系统——下肢动脉病变;足——足溃疡。

总的来说,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几乎能够找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黏度等。而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有超过70%的糖尿病人最后因为心肌梗死去世。

此外糖尿病人常伴发高血压,极大地增高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及疾病进程。所以,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1自己的血糖自己做主?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控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监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尿糖等。

对于支架术后的患者,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亦是临床医生决定是否更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该值因不同仪器测定,结果有一定的波动性,基本上确保控制目标小于7%即可。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抽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大都建议患者在治疗之初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治疗达标后可适当放宽至每半年检查一次。

2血糖监测:轻轻一扎数据全

血糖测试可以借助市面上的很多快速测血糖仪,只要对着手指轻轻一扎,就可以测出血糖的高低。

但是有些人为了使血快速滴到试纸上,会用力挤压扎针的部位。其实,这种挤压采血会失真——血糖测量结果偏低。另外,采血量不足或者消毒酒精没有完全挥发也会导致检测值偏低。

正确的采血方法是: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在左手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痛苦少且出血充分);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需要注意的是,若您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此时应以空腹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

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万能?!

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应血糖波动的情况,因此不能代替日常的血糖监测,也就无法指导调整日常治疗方案。因此需要经常测量血糖,特别是感到不舒服时,测血糖则是最重要、快速的指标。

考虑到不同餐次前后的血糖变化分别代表不同的状态,因此要结合各个时段、各个餐次的血糖值。比如,使用胰岛素的病友常出现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或偏低,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既有高血糖又有低血糖的现象,所以说只监测某一点血糖是难以调整好胰岛素用量的。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有不同的用途,二者应该结合起来运用,不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能代表3个月的血糖,就取代血糖监测;同理,如果只监测血糖而忽略糖化血红蛋白,也很难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的效果。

假如某一次血糖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说明近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还可以;反之,若单次血糖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则说明近2~3个月血糖控制得不够好。

4控制血糖的药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控制血糖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 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等。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效果不同可以分为:

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且能延缓胃排空和通过中枢性的抑制食欲从而减少进食量。

胰岛素,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胰岛素也叫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还有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没有了酷热和寒冷,凉爽的秋风吹在脸上很舒服。秋天就是秋天,和煦又温暖。光阴似箭,时光匆匆,有人说,秋天是伤感的季节。而我依旧迷恋着秋天的阳光,恬淡而清凉,带给我们无限回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