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不少新妈妈由于刚结束生产,胃口不开进食量减少,再加上躺床修养,运动变少,便秘的困扰也就随之而来,尤其是对于顺产女性来说,因此,下面本文就对顺产后排便困难的原因进行介绍。
顺产后排便困难,是妈妈产褥期早期经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有:
1、胃肠功能降低
分娩后,新妈妈的身体各种机能都处于虚弱状态,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胃肠蠕动缓慢,肠内容物因为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难于排出。
2、肌肉收缩力量不足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体积增大,长时间压迫、牵张盆腔和腹壁的肌肉,再加上顺产分娩时过度用力造成疲劳,使分娩后用于正常排便的肌肉陷入无力状态。由于妊娠晚期子宫长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收缩无力,腹压减弱,加之产妇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解大便自然发生困难。
3、分娩损伤
分娩过程中,顺产的妈妈会在会阴和骨盆组织或多或少都要有一些损伤,在产后出于自我保护,神经系统会反射性地抑制排便的动作。
4、不科学的饮食
生完宝宝的新妈妈备受家人的呵护,饮食都要追求高营养。而这类食物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缺少对胃肠功能有利的膳食纤维。妈妈在产后几日内的饮食单调,往往缺乏纤维素食物,尤其缺少粗纤维的含量,这就减少了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也使肠蠕动减弱,影响徘便。过于精细的饮食会在胃肠里吸收得很充分,最后到达直肠里只有很小的体积,难以刺激中枢神经形成排便反射,也即产生不了“便意”,粪便就在过多的停留当中逐渐“浓缩”。
5、缺乏运动
从怀孕到分娩,很多新妈咪都放弃了以往的运动习惯,受尽折磨生下宝贝更是有了赖在床上的理由。妈妈在产后几日内多因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影响肠子蠕动,不易排便。需知运动是身体康复的重要促进剂,没有肢体的运动就没有正常的新陈代谢。
产后排尿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具体的处理措施如下:
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使妈妈身体受到影响,诱发其他疾病。一般而言,自然产的妈妈在产后2-3小时就该解出尿来,排尿时因尿液沾到会阴伤口而产生疼痛,可以在小便时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来减轻疼痛或采用常见的产后阴部护理方式“温水坐浴”,在生产后约24小时可以开始进行,对于减轻解尿、解便的不适,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一开始阴部肿胀得非常厉害,可以先局部用冰敷或采用冷水坐浴,冷水坐浴的方法是用大一点的脸盆,先放一些室温的冷水,待坐进水中之后再慢慢加入冰块,这样就能慢慢适应水的温度。由于产后身体较虚弱,泡的时候要注意身体其它部位的保暖。如果医生发现妈妈有产后尿道感染的现象,如发烧、小便疼痛加剧,会给予抗生素治疗。
在饮食上,萝卜煨鲫鱼汤有促进排尿的效果,萝卜利尿,鲫鱼促进乳汁的分泌,产后可常规食用。有尿潴留者,首先不考虑导尿,应尽量设法使患者自己排尿,并先后采用物理、药物的方法。
1、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及尿道口,并同时进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
2、引尿
在卫生间放开水管,哗哗流水声或其他人的小便声均可刺激患者产生尿意,引起患者自动排尿。
3、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天1~3次,促进膀胱平滑肌功能的恢复。
4、针灸及推拿
(1)推拿利尿穴:利尿穴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在该点推压并间断向耻骨联合方向下推,按逆时针方向,先轻后重,每日3~4次,每次10-15min。
(2)新针: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
(3)针穴或穴位封闭:主穴选三阴交、阴陵泉,配穴为关元、气海。
(4)耳针:膀胱穴。
5、中药治疗
原则为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汤加减:熟附子12g,桂心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8g,熟地12g,茯苓18g,泽漆12g,丹皮5g。气虚者加党参30g,黄芪15g。
民间方用:蚕蜕20~30g,加水500~600ml煎服,每日1~3次,效果良好。
6、导尿
如上述方法仍无效者,则应导尿,首次导尿1000-1500ml,留置尿管,每隔3-4h定时开放一次,24-72h后,一般可自动排尿,同时应预防感染。
要想促进产后排便,还可选择多吃以下几种食物:
1、要多吃绿色蔬菜,芹菜、韭菜、菠菜等,这些青菜中有较多的植物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和排空。
2、要多吃含水分多的水果,如苹果、雪梨等,即补充了水分和维生素,又摄入了植物纤维。
3、要吃一些具有润滑肠道作用的食品,如蜂蜜、香蕉、白薯等;用富含脂肪酸的果仁类,如花生、核桃仁、黑芝麻、葵花子等制作菜肴和汤粥,既可以滋补身体,又对缓解便秘有效。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