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妇产科 > 从青春期就要做好宫颈癌筛查

从青春期就要做好宫颈癌筛查

收藏
来源:生命时报 2016-08-20 07:00

宫颈癌,作为一种潜伏期长、发病存活率低的癌症,一直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逐年下降,使其跃居我国第 二大女性癌症。根据2009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有13万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占1/3,城市女性发病年龄比农村发病要 早。

HPV持续感染是罪魁祸首

对于育龄女性,宫颈癌离她们并不遥远,差不多到20岁就会遭遇宫颈癌风险了。首先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英文简称HPV,传播途径以性行为为主),继 而患宫颈癌的风险大大增加。由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样本中都能找到HPV,从而印证了HPV是宫颈癌的致病病毒,宫颈癌也因此成为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 症。

郎景和院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HPV感染在育龄女性中很常见,有数据显示,一生中每5个女性中就有4个会感染此病毒。女性即使只有一位性伴侣, 或即使多年没有性生活,也有可能被感染。大部分HPV感染都没有症状,能被人体自然免疫系统清除。因此,这种感染通常是“一过性”的,平均感染时间为8个 月,多数都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不过,郎院士提醒:“如果30岁以上的妇女,HPV持续感染平均8~24个月,有可能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平均8~12年发 展为浸润癌。因此,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元凶。”

宫颈癌是唯一能预防的癌

郎院士表示,早期的宫颈癌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单纯凭宫颈的外观也不能发现任何的异常,必须要通过细胞水平的检查才能了解。等到肿瘤发展到了晚期,可 能会有性生活后出血、白带增多、疼痛,甚至累及周围脏器的可能,治疗起来的效果相对就差远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医学界对宫颈癌的防御已经有了革命性进 步。宫颈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让宫颈癌能够被早检测、早发现,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的治愈率也高达98%。

另一个显著的进展是HPV疫苗的问世。随着对宫颈癌病因的了解,科学家研制了针对高危型HPV的疫苗,通过注射产生抗体,以避免HPV感染,借此来 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使宫颈癌一级预防成为可能。目前HPV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上市,主要适用于那些尚未接触性生活的青少年女性。如果适龄女孩子都注射 HPV疫苗,那么10~20年后宫颈癌在我国就会变成一个少见病、稀有病。

两个检查防癌意义大

目前在我国,对于宫颈癌的筛查,一般采用细胞学检测,但单一的细胞学检查还不足以评估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还需要检测HPV。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种 不同类型的HPV,其中大部分被视为“低风险”,与宫颈癌并无关联。但有14种HPV类型被列为“高风险”,其中两种风险最高的病毒株是“HPV16”和 “HPV18”。相比没有感染HPV的女性,携带这两种病毒株的女性,发展为癌前病变的可能性会高出35倍。即使她们的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如果 HPV16和HPV18阳性,每10位女性中仍会有1人存在癌前病变的风险。

郎院士倡议,从青春期起,女性就要树立起宫颈癌筛查的意识。性生活3年以上,就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HPV、TCT宫颈癌筛查两项都呈阴性,可以 隔5年再查;若高危型HPV检测为阴性,则5年内无需再接受筛查;若细胞学检测为阴性,高危型HPV检测为阳性,则需要每年重复进行联合检测。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宫颈癌 青春期 筛查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