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中医科 > “贴秋膘”不如去补阴

“贴秋膘”不如去补阴

收藏
来源:39健康网 2016-08-17 07:00

立秋“贴秋膘”是民俗,是要在天气渐凉的时候,给身体打基础,贴“膘”就是囤积脂肪,在食物热量严重不足,人们多瘦弱的年代,脂肪这个三大营养物质 之一,对身体的贡献绝对重要,而从机理上讲,无非是强调身体之阴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是脂肪还是蛋白质,这些构成我们身体的基础物质,在中医里,都属于阴。 从这个意义上说,“贴秋膘”在今天的正确含义应该是补阴,从立秋之后开始补阴,是中医的养生准则之一。

立秋之后,人的气血已经收到内里,这个时候卫外功能比夏天弱,气血吸收运化功能却比夏天强,所以,立秋之后容易感冒,但却不像夏天那么容易闹肚子了。无论是“贴秋膘”还是补阴,选在“立秋”之后,就是要充分利用内脏气血渐盛的时机。我们熟悉的“六味地黄丸”,就是补阴的基础方,也是补阴的首选。

补阴的最适宜者,多是本身瘦弱的人,也就更容易阴虚,阴虚严重的会有手脚心发热,总是口渴的感觉,这种人要在补阴的基础上加点清虚火的药,他们的热也是因为阴虚导致的虚热,“知柏地黄丸”就适合他们,这个药吃到手脚心不那么热就要停止,改用“六味地黄丸”这个没有清热药物在内的补阴药维持,因为知母和黄柏虽然是去虚热的,但是如果过服,就会伤及身体的阳气。

立秋之后,喝的药茶也和夏天有所差异,出于补阴的目的,可以用枸杞,麦冬泡水,如果煲汤,生地龙骨汤是很好的补阴药膳,可以用生地熟地各10克,一两斤猪脊骨,一起炖。生熟地能补阴,生地偏凉一点,在刚立秋的时候用它,可以避免纯用熟地的滋腻和上火。这个汤也是广东人的例汤,广东天气热,那里的人们早就感知到了炎热对身体之阴的消耗,这个汤也算是他们生命智慧的选择结果吧。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脂肪 补阴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