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杂志发表一篇最新综述,通过详细系统地回顾了最近 18 个月内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偏头痛与雌激素 — 女性体内主要性激素间的关系。
该研究提示,头痛(尤其是偏头痛)的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特点具有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因素。而在众多生物学因素中,雌激素可能占据主要作用。除男女性别差异外,女性激素状态不同(整个月经周期,服用 / 未服用激素避孕药),则相应偏头痛的发病率与疾病特征也不同;这进一步强调性激素对头痛具有重要作用。
头痛,尤其是偏头痛,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在 18~29 岁年龄段间,女性与男性发病率比值高达 3.25。尽管男性与女性头痛的严重性与频率相似,但女性更倾向于出现偏头痛相关症状以及偏头痛相关残疾。影像学研究显示女性偏头痛者后脑岛、楔前叶更厚。而健康男性与男性偏头痛患者的皮层厚度没有差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相比于偏头痛男性患者,偏头痛女性患者的杏仁核以及海马区对伤害性热刺激反应更强烈。偏头痛中性激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生育年纪的女性偏头痛发病率更高,而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发病率较低,这种现象,至少部分可以由性激素状态解释。偏头痛患者对激素水平变化的敏感性高于 紧张性头痛(TTH) 患者。另外,更年期卵巢合成雌激素的水平恒定(尽管水平很低),通常与偏头痛的改善相关。
目前文献一致性提示,头痛,尤其是偏头痛在女性(特别是生育年龄)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近期研究显示头痛特征、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以及fMRI的功能活性,在不同性别的偏头痛患者中不同。尽管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大量证据支持雌激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