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妇产科 > 7大原因 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7大原因 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收藏
来源:搜狐健康 2016-08-02 15:19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 atory disease , PID)是妇女最常见、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定义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 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PID可局限于某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河南省中医院生殖与男科诊疗 中心郑瑞君教授称:“PID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如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导致盆腔炎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对此,郑瑞君教授给出了详细解释,以供网友参考。

PI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行为、避孕措施、阴道冲洗等。

(一)年龄与PID的发病率成反比。

性活跃期的24岁以下的女性患PID的危险性是25-29岁女性的3倍,但其发生后遗症(如不孕)的概率较高龄组低。

(二)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Ds)的高患病率导致了PID发病率的增加。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BV)是PI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性行为与增加患PID的危险性有关。

第一次性行为的低年龄、性行为次数频繁、短期内多个性伴侣、月经期性行为增加患PID的危险性。

(四)避孕方法的选择与PID的关系。

放置宫内节育器者PID及其后遗症的发病危险性升高2~9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带环者较使用其它避孕措施或未避孕者发生急性输卵管 炎的危险性升高2~4倍。合理使用避孕套能降低STDs、PID及其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的危险性。口服避孕药能使有临床症状的PID发病危险性下降 40%~60%。口服避孕药改变了宫颈粘液,阻碍了阴道和宫颈微生物向上生殖道的侵袭;口服避孕药后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缩短了微生物侵入子宫和输卵管的 “窗口期”。Svensson等报道,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将来在受孕方面的预后比使用其它方法避孕的女性要好。

(五)阴道冲洗增加PID及异位妊娠的危险性。

阴道冲洗改变了酸碱度及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某些微生物占优势或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使PID的危险性升高。阴道冲洗可使微生物向上生殖道侵袭,增加了上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

(六)患有PID的女性最可能在月经来潮7天内症状发作。

(七)吸烟、嗜酒、滥用违禁药品与PID的发生有关。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避孕 盆腔炎 输卵管炎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