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内分泌科 > 新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有否必要用药?

新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有否必要用药?

收藏
来源:医学科普 2016-07-17 20:00

  我们之前已经详细解释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诊断方面的异同:空腹血糖特异性强,餐后血糖敏感性高。所谓特异性强就是查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敏感性高就是容易发现问题。在我们考取驾照、入职和入学的体检中,都是在空腹状态下抽血,检查的都是空腹血糖,这时就会漏诊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为了做到不漏诊、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就要及时、全面地明确受检者的真实状态,就要加测餐后血糖。但是,若人人都去检查餐后血糖,医疗成本必然提高了,有些受试者明显不存在危险因素却也去检查餐后血糖,不仅浪费钱,也浪费时间,实在没有必要。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做到“既不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简单说来就是: 糖尿病发生风险高的患者要检测餐后血糖,这样的话便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着重检查餐后血糖那么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呢?只要符合以下一点即可:(1)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明显增高。(2)肥胖人群,即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或BMI≥25 kg/m2。(3)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症,或者正在服用激素治疗的人群。(4)分娩过巨大儿(即新生儿体重>4 kg)的女性,未来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增加。(5)既往血糖异常,但后来再检查血糖正常的人群。(6)久坐办公室的脑力劳动者。(7)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即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

  对于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我们更要强调检查餐后血糖。所以对一个患者来说,原来的情况可能是:医生问你有没有糖尿病,你说我没有糖尿病,那医生就会问你怎么知道你没有糖尿病,你说我过去体检检查过空腹血糖,检查结果正常。现在我们知道了,仅检查空腹血糖,排除糖尿病的把握还不大,把握性更大的就是过去不仅查过空腹血糖,也查过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查出来也是正常的,那才能真正排除糖尿病。

  餐后血糖高的人尽管空腹血糖正常,但动脉硬化的过程仍然会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仍然会增加,所以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对高危人群进行餐后血糖的检查。

  生活方式调整是基础

  一旦确诊了糖尿病,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生活方式调整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和前提,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必要手段,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并列,更需要放在天平两端,平衡考量。

  当血糖开始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时候,我们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就是常说的一级预防的概念。也就是说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危险因素已经很多,也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区别对待, 也就是个体化处理、科学对待。为什么要个体化处理呢? 因为同样是糖尿病前期, 血糖高低也不一样,有人是餐后血糖高,即餐后血糖≥7.8 mmol/L到<11.1 mmol/L,这个阶段称为糖耐量受损;有人是空腹血糖高,从6.0~6.9 mmol/L,小于7.0 mmol/L,这个范围以内称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糖越接近下限,我们越是主张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一般不建议第一时间用药。比如说我的一个规矩是,这个患者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0 mmol/L,我一般都主张患者首先进行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吃得相对少一点。一般一天吃5~6两主食,也就是每顿饭差不多2两就够了。此外多吃蔬菜和瓜果,肉类没有特别禁忌,但是需稍微节制一点。然后每天要增加一点运动量, 希望增加到至少半小时到一小时中等速度的快走,这种情况下,基本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糖就可以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了,体重如果能够再减一点,一部分患者血糖就正常了,所以生活方式调整是最基本的。

  药物治疗是必要手段

  如果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后血糖仍高,这个时候就不要勉强,适当的时候要果断用药治疗。在治疗新发的轻度升高的糖尿病用药方面,如果餐后血糖比较高,一般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如果空腹血糖比较高,一般使用二甲双胍这一类药物。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使用这些药物后,可以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有的患者一听到用药, 就觉得用药必然会有副作用,就十分抗拒。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研究表明,用药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 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的概率。用药的副作用一般也不会很严重,并且很多副作用都是可逆的, 停止用药后,不良反应就消失了。所以在生活方式干预以后,血糖还没达标,适当用药是明智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有困难。像我们说每天快走一个小时,有的患者工作高度紧张,每天时间安排得非常紧,没有很多时间去做这类定时的活动,这时候进行药物干预也是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我们首先主张的还是生活方式干预。其次,即使血糖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也不能放弃,并且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尤其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工作压力很大,应酬的机会很多,饮食难以节制,身体很胖,血压也高,甚至有的尿酸也高。对于这些患者生活方式干预非常必要,因为通过规律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降低体重后,血糖恢复正常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一部分患者需服药治疗。

  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要少量地吃点药,但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相比高血糖对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带来的危害,正常使用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几乎可以忽视。所以这时候用药还是有必要的,我们不要害怕。

  逃离治疗的误区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用药问题就是把双刃剑,使用合理是治疗疾病,使用不合理反而可能带来疾病。再加之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及焦虑而采取了一些过度的行为,也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曾有这样一名患者,是个比较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只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但是每天要走24公里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必备措施。普通人走10公里就要花大概90分钟,这名患者每天走路24公里,几乎要用掉3~4个小时,花费的时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当问到患者为何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运动上时,患者说,因为如果每天不走够24公里,血糖就会升高。

  闻及此,我一方面觉得这位患者精神可嘉,一方面又觉得并无必要,一天只有24个小时,但是为了控制血糖每天需要花掉3~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十分枯燥的运动,为了少服药,不惜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实在是得不偿失。

  医学发展至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经过不断研发、改善,只要使用得当,大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微乎其微。如果每天走路一小时的运动量不足以降糖的话,那么我们增加一两种药物,把血糖控制平稳,又收获了运动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各位“ 糖友” 一定要记住,糖尿病的严重与否不在于服用了多少种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多大的剂量,而在于并发症有多少,是否已经进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心态放松,才是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最佳武器,“糖友”切莫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用药 新发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