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改政策 > 试水3年签约率逐年下降 家庭医生为何难进"家庭"?

试水3年签约率逐年下降 家庭医生为何难进"家庭"?

收藏
来源:高端私人医生服务 2016-06-20 17:00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2016年,将在200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事实上,早在3年前,柳州市就已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而今却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1、现象:签约率逐年下降

“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家庭医生,我们是挨家挨户敲门做宣传,但是现在签约却越来越少,我们能提供的服务也不多。”柳州市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柳州最早试点“家庭医生”的社区服务中心,回忆起2013年逐门逐户推行“家庭医生”的经历,不少医护人员记忆深刻。

从2013年5月开始,柳州市就在全区率先试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先从银山、胜利宏力、柳钢等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7月又在全市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开,此事也是当年柳州市“为民办实事”之一。

按照原来的设想,“家庭医生”给居民提供的服务便宜又方便: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签约,无需缴纳费用;“家庭医生”可以为特殊人群提供咨询以及上门服务,如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有需求的人群,比起医院的医生来说,“家庭医生”更注重以防病为主,这也和广西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方向相吻合。每个家庭医生小组至少应由1名家庭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医生和若干家庭医生助理组成。

为了推进此项目,下班后,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下到居民家中做宣传,并和居民签订协议。2013年,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和居民签下了4000多份协议,但第二年签约率就锐减。柳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今完成了4215人的签约工作,其中大部分也是在2013年签约的。根据统计,2013年这项工作在全市推进比较迅速,截至2013年12月31日,柳州市所有社区服务中心一共为2.8万多个家庭签约,签约人数达6.7万余人,但到了2014年后,这项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2、社区医生:面临资金人员短缺

“家庭医生”看似很便民的方式,为何推广情况不甚理想呢?

柳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文曦认为,目前要想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难度不小,最突出的就是人手和资金短缺两大问题。文说,按照人员配备标准,他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定编为50人,而实际上,该中心目前仅有23人上班,应付日常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捉襟见肘,更别说再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了。

“即便配够50人,也还远不够。”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覆盖福利、雀山、欧山、运输、元宝、笔架等6个社区,辖区内有4万多居民。如果按标准配置,1个家庭医生医疗服务组由1名临床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生、1名助理医生和1名护士共4人组成,以1个医疗组服务2000人算,仅家庭医生,他们中心就需要80个人。

除了人员配备不足外,收费标准不明确和配套资金不到位,也困扰着他们。文说,目前物价部门对于家庭医生的服务收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上门一次,你说收多少合适?”文说,1个医疗组有4个人,上门一次,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半天,无论人力还是物力花费都比较大——收得“多”了,患者接受不了;收“少”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受不了。更让他们困惑的是,目前相关收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既然你是我的家庭医生,那么以后,你们就可以上门帮我打针送药了啵。”朱献文是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一说到家庭医生,很多患者就希望他们能提供上门服务。而对于医生来说,除非情非得已,他们很难提供此种服务。现在物价局批准的上门服务费不到8元钱,一名医生在门诊,一个上午可以为50名患者看病,而如果提供上门服务,一个医生一个上午只能跑两户家庭,服务费不到16元钱。对于医院和医生来说,支出和产出严重不对等。为此,当医生接到需要上门服务的电话时,他们要仔细询问对方是否真的无法下床。现在家庭医生多数都提供咨询服务,例如前几天,他签约的患者就打电话向他咨询,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不知道如何处理,他就教患者如何监控自己的血压。但是朱献文也说了,其实即便是普通患者,打电话向他咨询病情,他也会知无不言的。

3、居民:有人期盼有人不信任

“家庭医生都是社区医院的医生,技术都不高的,我都不信任,看病一定要去大医院就诊。”虽然签约了家庭医生,但是今年40岁的韦女士,每次看病都还是选择到三甲医院就诊。韦说,病来如山倒,每次生病,她都要找副主任医师就诊。一家6口人,从来没有在社区医院看过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家庭医生”需求最为迫切的,主要是老年人、孕妇以及慢病患者群体。近日,家住三中路的古阿婆因双腿静脉血管炎加重,住进了柳州市一家三甲医院。老人已是85岁高龄,发病后一直在自家附近一间门诊部输液治疗。由于双腿行走不便,每次去门诊部输液,老人都感到非常吃力,最后不得不选择住院治疗。

古阿婆告诉记者,随着年龄增长,她最怕的就是生病,“家里楼层高,又没有电梯,每次出门打个针、拿个药,都是一场折磨”。她希望签约的“家庭医生”能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解除外出看病难的后顾之忧。

78岁的柳州市民廖先生前些年因中风瘫痪,长期卧病在床。家里专门为他请了一名看护人员,照顾他的生活。但由于看护人员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廖几次出现痰堵都束手无策,只能拨打120求助。最近随着天气变热,老人的大腿根部还长出了褥疮,这让他的家人非常着急。

“我们联系了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请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帮助治疗,但社区医生工作很忙,只能偶尔来家里看看。”廖的家人告诉记者,他们迫切盼望“家庭医生”能为签约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4、未来:医联体有望来“撑腰”

针对“家庭医生”试水3年来推行慢的问题,柳州市卫计委体改科的科长胡国威介绍,现在卫计委也正在为家庭医生“把脉”,正在酝酿推行柳州市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联合体建设,争取让“家庭医生”满血复活再次上岗。

据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家庭医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社区医院没有名医,留不住患者;二是医生低价服务,工作热情不高;三是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不明确。医联体有望将上述问题一一解决。

今年,柳州市工人医院试行医联体,作为联合体的核心医院,工人医院通过采取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式与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全方位合作医疗,经常有医生下到三江县人民医院就诊,一些疑难杂症的患者在三江就能问诊了,根本不用跑到柳州市区来。柳州市人民医院也与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开设了“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门诊”,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韦秀英也会下到社区为患者看病。

即将实施的柳州区域范围内的医联体方案,就是要建立三甲医院与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之间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实现定向精确转诊,引导慢病患者回归社区。以后大医院的医生就会到社区医院进行坐诊,同时柳州正在建设医联体平台,未来,患者都到社区医院进行基础检查,检查结果传递到后台,所有的检测报告由三甲医院的医生权威出具,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社区医院,患者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从而让患者留在社区。

针对“家庭医生”价值得不到体现的问题,卫计委正在酝酿建立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在外省,市民与“家庭医生”签约按年缴纳服务费,柳州也即将采取这个措施。根据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服务费会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共同分担,市民缴纳的服务费并不多,例如有的省市签约家庭医生一年的服务费是120元钱,家庭一共支付的大概是10元到20元。有了签约服务费,就可以为“家庭医生”制定考核方案,使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形成长期、稳定、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和相互促进的契约式服务关系,真正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针对一些需要特殊服务的患者,如需要长期提供上门服务的,可以制定差别化有偿签约服务包,一年可以约定上门多少次,让他们体会到政府真心实意的帮助,提升特需家庭群众的幸福感。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医疗 家庭医生 临床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