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消化内科 > 肝肠螺杆菌属及弯曲杆菌属在IBD中具有双重身份

肝肠螺杆菌属及弯曲杆菌属在IBD中具有双重身份

收藏
来源:环球医学 2016-06-18 20:00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病因尚不十分清楚。2015年10月发表在《Gut》的一项由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讨论了肝肠螺杆菌属及弯曲杆菌属在IBD中的双重作用。

目的:旨在进行一项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BD之间关系的综合全面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由于假设该关系中会涉及细菌抗原交叉反应,所以也分析了发表的肝肠幽门螺旋菌(EHS)和空肠弯曲杆菌与IBD的数据。

设计:我们对截止到2015年7月的电子数据库进行了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EHS/空肠弯曲杆菌/IBD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检索。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获得汇总OR(P-OR)及其95%可信区间,同时进行了异质性、敏感性和分层分析。

结果:包括克罗恩氏病(CD)、UC和未分类IBD(IBDU)患者的分析表明,胃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IBD之间存在一致的负相关(P-OR,0.43;P<0.0000000001)。该关系在CD(P-OR,0.38;P<0.0000000001)和IBDU(P-OR,0.43;P=0.008)患者中比在UC(P-OR,0.53;P<0.0000000001)患者中更强烈。对患者的年龄、种族、药物进行的分层分析表现出了显著性的结果。与胃中的幽门螺杆菌相反的是,非幽门螺杆菌-EHS(P-OR,2.62;P=0.001)和空肠弯曲杆菌,尤其是C.concisus(P-OR,3.76;P=0.006)和C.showae(P-OR,2.39;P=0.027),可增加IBD风险。

结论:不管种族、年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既往使用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与IBD负相关。然而抗生素影响该关系的强度。密切相关的细菌,包括EHS和空肠弯曲杆菌,可能增加IBD风险。这些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可能在IBD中发挥了免疫调节的作用。

英文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08508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肝肠幽门螺旋菌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