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泌尿外科 > 膀胱外翻

膀胱外翻

收藏
来源:医学全在线 2016-05-31 15:33

概述:

膀胱外翻(泌尿外科)是由于胚胎期泄殖腔膜的发育异常,导致先天性的下腹壁和膀胱前壁缺损,膀胱后壁外翻,粘膜暴露的膀胱畸形。该病罕见,约1-4万新生儿中有一例。男性多于女性,约2-8:1。由于膀胱外翻,膀胱粘膜和输尿管口外露,很易导致尿失禁及上行性的肾孟肾炎,未经治疗者半数死于儿童期。男性患者多合并有尿道上裂,阴茎短小。同时也可以伴有泌尿系统和身体其他部分器官的畸形。

症状表现:

1.尿失禁和膀胱粘膜出血的表现和尿路感染的症状:如腰痛、脓尿等。2.下腹壁呈菱形的缺损区,膀胱粘膜和输尿管口外露。3.耻骨联合分离,外生殖器畸形的表现。

诊断依据:

1.特殊的下腹壁缺损和膀胱外翻的外观。2.常伴有其他的畸形如睾丸下隙不全,腹股沟斜疝等。3.静脉尿路造影有时可显示上尿路其他畸形。4.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症状。

治疗:

治疗原则 1.本病宜尽早治疗,多在2-3岁时分期进行,理想的疗法是膀胱外翻修补术:包括膀胱,尿道及其括约肌的重建,髂骨截骨术,下腹壁修复术。2.对不能进行修复或修复失败者,行尿流改道术,如乙状结肠代膀胱或回肠代膀胱。

用药原则 本病最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和全身感染,尤其是小儿抵抗力低,手术次数多又较复杂,故抗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支援疗法,营养支援药物是根本的因素。故应选 择疗效高,肾毒低的药物。术前可口服给药;术后一周内则重点是肌肉或静脉给药,同时注意防止二重感染,及时投药,及时停药。

预防常识:

本病的所有手术修复与整形,目的是恢复解剖形态和保护肾功能,控制排尿。但手术步骤繁多, 并且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分步进行。故除了尽早手术之外,也不能忽视手术的复杂性和失败的可能性,家长应有思想准备,密切与医生护理配合,加强观察和护 理。即使手术成功,也必须随访复查,注意有无上尿路扩张,返流或合并感染。另外本病还有10%的患孩因尿失禁无法控制或手术失败而需做尿流改道手术。


关键词: 尿失禁 膀胱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