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儿科 > 婴儿的沉默「杀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婴儿的沉默「杀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收藏
来源:医行天下 2016-06-01 07:00

人类有 1/3 的时间用于睡眠,而新生儿(出生<28 天)每天近 70% 的时间处于睡眠中,婴儿(<1 岁)每天的生长激素 75% 都是在深睡眠期分泌的。良好的睡眠是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情感发展以及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


但是,我国婴儿睡眠障碍现象已相当普遍,近 1/3 的家庭受到困扰。睡眠呼吸暂停不仅对儿童睡眠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引起婴幼儿猝死的重要原因。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点


1. 在婴儿期,特别是新生儿期,由于呼吸中枢及肺发育尚不完善,各种刺激和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慢,反馈性调节也不稳定,易疲劳从而进入睡眠状态。新生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 2 ~ 3 小时,因而睡眠期间易出现呼吸障碍。婴儿期发生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中枢性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为常见。虽然可以出现打鼾症状,但由于鼾声不典型,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2. 婴儿常会在睡眠中停止呼吸。新生儿及婴儿睡眠中呼吸停止时间大于 20 s,或出现心率减慢(<100 次/min)、青紫、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肌张力减低则为呼吸暂停[1]。发生呼吸暂停时患儿常出现胸腹部呼吸运动停止、面部及指端发绀、手脚乱动,张嘴喘气等临床表现,长期缺氧可出现婴儿生长迟缓,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3. 早产儿(胎龄在 37 周以前出生的婴儿)更易发生呼吸暂停,其发生率与胎龄有关,胎龄愈小,发生率愈高,且常于出生后第 1 天内出现[2]。呼吸道感染和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可加重新生儿及婴儿的睡眠呼吸紊乱程度。


4.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3]:与脑干神经元功能不成熟有关;与快眼动相睡眠有关;与胎龄对 CO2 的敏感性低有关:胎龄越小中枢越不成熟,对 CO2 升高的敏感性低,尤其低氧时化学感受器对 CO2 反应更低而导致呼吸暂停;与膈肌氧化纤维少易疲劳而致呼吸暂停有关;与呼吸机张力有关。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缺氧时间长短及严重程度会直接造成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发育及功能障碍,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及内分泌系统的稳定。缺氧时间超过 1 分钟可能会引起患儿脑组织损伤,反复缺氧会引起心率下降,甚至猝死。


此外,新生儿及婴儿在睡眠过程中可出现一种周期性的呼吸节律异常,这种异常的呼吸节律表现为婴儿一阵呼吸的频率比较快,过一阵又比较慢,然后暂停 5~10 秒,再恢复正常的呼吸。周期性呼吸与新生儿及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一般不会对小儿造成很大的影响,且随着身体的发育,发生频率会逐渐减少[4]。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


1. 一旦患儿出现呼吸时断时续、胸腹部呼吸运动停止、口鼻没有气流,应立即刺激其呼吸,通过抚摸背脊、拍打足底,托背、唤醒等方式帮助患儿恢复呼吸。若仍未起效,且出现指端发绀、心率减慢等表现时,应立即气囊加压给氧。


2. 使用自动呼吸刺激仪,预先设定当患儿呼吸暂停达到或超过设置时,仪器可通过振动自动刺激患儿足底,使患儿出现呼吸。


3. 在患儿的枕边放香料,通过患儿嗅觉刺激,有一定的治疗价值[5]。


4. 药物治疗: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是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常用药。其能增加化学感受器对 CO2 的敏感性,增加膈肌收缩,增加心脏排出及改善氧合作用。当甲基黄嘌呤类药物疗效不佳时可加用多沙普仑,与甲基黄嘌呤类药有协同作用,低剂量作用于外周,较大剂量作用于中枢,能增加呼吸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降低 CO2 分压,提高氧分压。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治疗呼吸暂停疗效较好,其针对病因治疗,对患儿呼吸暂停有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早产儿[6]。


5. 无创呼吸支持及机械通气: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CPAP)可增加功能气量和肺容积,对频发的阻塞性或混合性呼吸暂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无创呼吸支持方法(NIPPV)可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6. 此外,医生在对患儿进行正确诊治的同时,应提醒患儿家长:


(1)保持新生儿及婴儿正确的睡姿,仰卧并头略侧偏;


(2)两侧乳房交替哺乳,防止新生儿及婴儿因用力吸吮使咽气道关闭,从而造成呼吸暂停的发生;


(3)发现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控制,保持患儿气道通畅。




关键词: 免疫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