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中医科 > 夏季当心破伤风 了解知识防意外

夏季当心破伤风 了解知识防意外

收藏
来源:中华中医网 2016-05-26 07:00

夏季是各种细菌病毒的活跃期,而由于气温较高我们也会穿一些短袖的衣物,这就给外伤感染提供了条件。外伤感染中较为严重的包括破伤风杆菌感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发病较多,如果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就很容易危害到生命健康。在中医学中,破伤风则被视为风邪经由伤口侵犯人体所导致,也属于急症范畴。

破伤风的中医治疗

破伤风诊断离不开肌表的破损史,伴有全身的抽搐以及痉挛,虽然神志清醒但有发热症状,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风毒之邪广泛存在,不仅发生于皮肉破伤,手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新生儿脐带污染,或生产及流产处置不当,或褥疮染毒,也可引起破伤风。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

破伤风的病因病机

要治疗破伤风,首先要对病因病机有所了解。破伤风病因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人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甚至阴阳离决而死亡。

破伤风的中医治疗

内治法

风毒在表

由字面意思即可推得,疾病处于较为轻浅的状态,此时治疗的预后较好。轻度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舌淡,苔薄白,脉数。

治疗时根据患者的表现,不难判断疾病的情况。肌肤破伤,感受风毒之邪,外邪入侵,气血不畅,经络拘急,则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周身拘急。风邪在表,受邪较轻,则痉挛期短,间歇期长。舌淡、苔薄白、脉数为风邪在表之象。

治法:祛风镇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破伤风的中医治疗

风毒入里

相较于上一类型,病情发生了变化,治疗时也要注意更多的问题。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高热寒战,全身肌肉痉挛,间歇期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满闷,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数。

风邪侵犯人体,如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又缺乏必要的医疗资源就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风邪入里引动内风,故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肌肉痉挛。风从火化,阳明燥热,故时时汗出,胸腹满闷,大便秘结。热壅于肺,则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热壅于膀胱,则小便不通。邪人肝经,则面色青紫。邪正交争,则高热寒战。舌红绛、苔黄少津、脉弦数为毒邪内盛之象。

治法:熄风镇痉,清热解毒。

方药:木萸散加减。

阴虚失养

如果治疗不利但成功渡过急性期,病情则转为下一个阶段。这时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的症状。

人体的物质基础在中医学被划分为“阴”的范畴,而一切感染都会造成“阴”的消耗,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阴虚。正邪剧争,风毒受挫,正气亦伤,阴血亏耗,不能上荣,则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经脉失养,则手足发麻,屈伸不利。其中舌红少苔、脉细无力为阴血亏虚之象。

治法:补血养阴,疏通经络。

方药:四物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外治法

考虑到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可以通过开放创口的方法来破坏其繁殖的环境。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1小时后,可行清创切除坏死组织,开放创口,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双氧水湿纱布填塞。每天换药时都须用双氧水冲洗,换药后敷料等应严格消毒。创面有残余坏死组织时,可用七三丹掺布。创面干净时则用生肌散掺布。

破伤风的中医治疗

破伤风的调摄

要想减少身体的痛苦,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不受伤。已受伤却不肯定感染破伤风时,就需要多多关注。首先,创口早期要彻底清创,宜用双氧水反复冲洗,特别是污染或较深的创口。其次,在疾病未发作前先下手为强——破伤后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最迟伤后不超过24小时。最后也要注意日常的养护。患者隔离监护,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光、声、振动。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护理,注意营养的摄入。

破伤风对于从事体力劳动者或是小孩子来说有很大的感染可能,而这两类人要么由于医疗条件较差,要么由于粗心大意,很容易耽误病情的治疗,因此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破伤风 祛风镇痉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