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内分泌科 > 肥胖基因,拿你怎么办?

肥胖基因,拿你怎么办?

收藏
来源: 2016-05-17 16:35

肥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保持饮食平衡。那么如何选择食物?让食物巧妙搭配其实就是在进食健康食物,要牢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吃清淡少盐膳食;吃新鲜卫生的食物;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研究结果显示,受到肥胖称呼歧视的受访者,有2.5倍的几率比一般受访者更容易发胖,这有可能是身体机能所致,或是肥胖者受到歧视的沮丧所造成的身体反应。事实上,肥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当然,我们还是应该保持饮食平衡。


父亲超重影响更大

吃得多,尤其爱吃垃圾食品,但又动得少,后果会相当严重,有美国坦普尔大学的研究结果为证。


研究人员征募6名男性志愿者进行一项特别的实验,希望找出美式饮食与Ⅱ型糖尿病的关联。志愿者中,3人体重正常,3人超重,都不算肥胖或不健康。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住院一周,一直躺在病床上,严禁任何形式的运动,还要求志愿者每天食用比萨饼、汉堡等垃圾食品,摄入总热量达到6000卡路里,是日常饮食热量的2至2.5倍。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期刊的报告中写道,实验进行到第二天时,每个志愿者都出现血液胰岛素和胰岛素耐受性迅速且持续的上升,足以引起“严重的系统性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等到实验结束,志愿者平均每人增重3.5公斤,出现胰岛素抵抗迹象和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Ⅱ型糖尿病,氧化应激则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是什么造成我们怎么减肥也瘦不下来的?剑桥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基因对肥胖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项调查中,研究小组针对苦恼于肥胖的2101人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遗传基因中一种被称为KSR2的基因发生突变,而这些人非常容易感到饿,同时热量的消耗也显得异常迟钝。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不少怎么吃也吃不胖的人,也能听到很多人抱怨自己就算喝水也会胖。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肥胖的人都是因为不良的饮食生活或运动的缺乏造成的,不会将这样的抱怨放在心上。但英国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基因对肥胖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剑桥大学的萨达夫·法罗奇教授指出,饮食习惯与运动强度与最近世界范围内肥胖患者增加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不能否认的是,的确有人比一般人更容易肥胖,而这个差距主要是因为DNA造成的影响带来的。”


该DNA的发现被认为能够在今后针对儿童肥胖与肥胖导致的糖尿病进行治疗药物的开发。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发现一种名为FTO的基因能够抑制人的饱腹感,并使人喜欢上含脂肪多的甜食,由此揭开遗传基因对人体体重影响认识的序幕。而此次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基因对人体体重有影响的猜想,今后针对肥胖与糖尿病的治疗相信也会在基因基础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前,美国俄亥俄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体重超重的父亲比母亲更有可能造成子女在肥胖方面的问题。报道称,课题组的科学家通过对老鼠家族新陈代谢率的变化判断:后代的新陈代谢速率和行为表现与其在受孕前父亲的日常饮食有关。科学家相信,人类基因中也存在相似机制。


有专家表示,从临床上讲,这样的情况还是挺多见的。有不少肥胖患者的家人也是“重量级”人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明后代肥胖与爸爸有关,但专家指出,不排除遗传的可能,但是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相似也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


少吃和会吃

那么究竟如何能控制自己的体重?事实上,很少有减肥“诀窍”会真正有效。大幅减少摄入食物的量才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不过显而易见,这也是最难的方法之一,不仅是因为我们乐于享受美食,我们往往还渴望美食,这种欲望总是会战胜我们的理智。


剑桥大学发布的一份新研究报告表明,通过使用更小的盘子(如果你是食品制造商的话,生产包装更小的产品)来减少食物分量,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减肥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八。


当然,他们的说法很有道理。在过去几十年中,食物分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重新调整我们认为正常的饮食标准,会对解决肥胖症流行有很大的帮助。这肯定不是个坏主意,因为这个结论涉及饮食心理学,不过还有另一个因素在起作用——生物学因素。


首先是这份研究报告作者提出的建议。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会把放在他们面前的食物吃完,如果使用更大的盘子和杯子,他们就会吃掉更多的食物,这一点也不奇怪。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大脑似乎把整盘食物看做一个整体,无论这个盘子是大还是小。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减少默认的杯盘尺寸,取消最大包装规格的垃圾食品和软饮料,停止打折出售大份包装食品,这些方法都会对人们减肥有很大帮助,至少首先不会让他们增重。


研究人员认为,只要零售行业取消最大份包装的食品,英国成年人就会减少摄入12%~16%的热量,而美国成年人会减少摄入22%~29%的热量。显然,美国在超大食品分量方面领先于英国。


虽然这种建议的逻辑听起来无可辩驳,不过他们没有考虑到另一个问题:我们对特定食物的上瘾程度。换句话说,这不仅关系到我们摄入食物的分量,还关系到所吃的食物内容,由于特定的食物组合会引发成瘾行为,在我们吃饱的时候,这种诱因也会战胜停止进食的理智想法,即使把食物放在更小的盘子里也没有用。


那么如何选择食物?对于饮食,人们的认识应该是世界上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按照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瑞士药物学家帕拉萨尔苏斯的说法,只有剂量能决定一种物质是否有毒。对食物而言也是如此,只有数量才能决定一种食物是否为垃圾食物。


红肉、含糖饮料、高胆固醇及高盐食物等固然可以称为不健康食物,但只要数量有限,就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与其说一些食品为垃圾食品,不如说选择食物时没有进行巧妙搭配。


让食物巧妙搭配其实就是在进食健康食物,这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营养学会早就为中国人提供了膳食指南。最新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修订版)的核心也在于为公众指明饮食搭配的膳食宝塔原则,也即各类食物的摄食比例。膳食宝塔的第一层(底层)是谷类薯类及杂豆,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第三层是畜禽肉类、鱼虾类和蛋类,第四层是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第五层是烹调油和盐。从多到少,每日的食物摄取都有科学的定量。


但是,在生活中,一些人难以做到按这样的比例来摄取食物,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国人做不到每天只摄入6克盐、25-30克油。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居民每天摄入烹调油42克,远高于推荐量;盐平均摄入量是1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4倍。


换一种方法来看待膳食平衡,就要牢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豆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饮酒应适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破除健康谣言

还有一些减肥的“陷阱”我们需要避开。首先,脱脂奶可以让人更苗条,为了拥有苗条的身材,不少女性选择脱脂牛奶,殊不知,这也许会给你的脸带来麻烦,此起彼伏的痤疮会找上门。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多名女性调查发现,那些每天喝两杯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面部长痤疮的概率要比常人高44%。痤疮和脱脂奶的饮用量关系密切。因此,选择奶制品时,全脂牛奶或其他类型的奶饮品也可以作为选择之一。


另外,多数人认为垃圾食品令人发胖,因而是非健康食品。事实上,食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主要还是取决于进食量。偶尔吃一份汉堡包和炸薯条,并不会因此就让身体发胖。专家指出,当你在快餐店就餐时,一定要注意你选择的快餐是否搭配合理。一个汉堡包,配沙拉菜和一杯果汁,这样的搭配就不是非健康食品。即使你一次嘴馋贪吃过多,那也不难补救,下一顿正餐用水果代替就可以了。


还有,橘皮不只侵犯那些肥胖的女性,因为橘皮组织不应归咎于体重,而应由结缔组织松弛负责。除了遗传外,女性的结缔组织会自动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松弛。抽烟喝酒,爱喝咖啡,也能使结缔组织长出令人生厌的褶子来。另外,巧克力、肉类、炸薯条也是促使臀部和腿部脂肪团生成的食品。



关键词: 肥胖基因胰岛素 肥胖基因饮食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