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PE)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且缺少特异性;其相关的辅助检查不是缺少敏感性,就是需要高端的技术设备且费用不菲;此外,有些辅助检查还存在一定的创伤和风险。
为此,笔者摘录编译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组织最新指南 [1]、[2]、[3]中的精彩诊断图表,希望可以帮助我们相对轻松地应对上述挑战。
急性肺栓塞定义
多数 PE 患者会因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 (或) 咯血等症状而被疑诊,其相关的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增加( > 20 次/min)、心率加快( > 90 次/min)、血压下降及紫绀等。
低血压和休克罕见,但一旦发生常提示中央型急性肺栓塞和(或)血液动力学储备严重降低 [1]、[4]。
对于具有上述这类表现的疑似 PE 患者,新近的指南大多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即:首先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然后进行初始危险分层;最后按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检查策略,以明确诊断。
临床可能性评估
大多数指南均推荐选用加拿大 Wells 评分 [5]、[6]或修正的 Geneva 评分 [7]、[8],对疑似患者的 PE 可能性进行临床评估。
这两种评分标准简单易懂,所需临床资料较易获得,适合在基层医院普及。而其新近的简化标准,具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和简便性,且有效性也已得到证实(图 1、图 2)[1]、[2]。
图 1 评估急性 PE 可能性的 Wells 评分
图 2 评估急性 PE 可能性的修正版 Geneva 评分法
初始危险分层
相关指南推荐对疑似急性 PE 的严重程度进行初始危险分层(图 3)以评估患者的早期死亡风险(包括住院死亡率或 30 天死亡率)。初始危险分层主要依据患者当前的临床状态,只要存在休克或持续低血压即为高危 PE。
其中,休克或持续低血压是指收缩压 < 90 mmHg,或收缩压下降 ≥ 40 mmHg,持续 15 分钟以上;并可排除新发心律失常、血容量下降、脓毒血症。
如无休克或持续低血压,则为非高危 PE。此分层方法对于患者诊断和治疗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 3 急性 PE 的初始危险分层 [1]
选择明确诊断的检查策略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2015 年)[1]、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4 年)[2]指南的建议如下:
1.1 危险分层为高危(伴休克或持续低血压)的疑似 PE:此类患者的 PE 临床可能性评估分值通常很高,可随时危及生命,应首选 CT 肺动脉造影(CTPA)明确诊断(I 类推荐,证据水平 C ,I,C),鉴别诊断包括急性血管功能障碍、心包填塞、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主动脉夹层。
如因患者和医院条件所限,无法行 CTPA,则首选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I,C),以期发现患者急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功能障碍的证据。
对因病情不稳定,不能行 CTPA 检查的患者,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右心室功能障碍,足可立即启动再灌注治疗,而无需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右心血栓,则更可强化 PE 诊断。
床旁辅助影像学检查还推荐采用加压静脉超声成像(CUS),检查患者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如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声窗不理想,还可选择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Ⅱb 类推荐,证据水平 C ,Ⅱb,C),以寻找有无静脉或肺动脉血栓。
患者病情一旦得到稳定,应考虑通过 CTPA 确定最终诊断。对于疑诊 ACS 而直接送往导管室的不稳定患者,在排除 ACS 后,如考虑 PE 可能,可行肺动脉造影检查(Ⅱb,C)(见图 4)。[1]
图 4 高危疑似 PE 患者的诊断流程
1.2 危险分层为不伴休克或低血压的非高危疑似 PE:根据患者 PE 临床可能性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诊断策略(I 类推荐,证据水平 A,I,A)。
对于临床可能性为低、中度或 PE 可能性小的患者,先进行高敏血浆 D-二聚体检测,以减少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辐射(I,A)。
其中,临床可能性为低或 PE 可能性小的患者,如高敏或中敏 D-二聚体水平正常,可排除 PE(I,A):对临床可能性为中度的患者,如中敏法检测 D-二聚体阴性,仍需进一步检查(Ⅱb,C);而临床可能性为高的患者,需行 CTPA 明确诊断(图 5)。
图 5 非高危疑似 PE 患者的诊断流程
关于疑似 PE 患者诊断的最新观点
美国医师协会(ACP,2015 年)在分析了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及研究文献以后认为,先前的指南可能会导致 D-二聚体和影像检查的滥用,并在其最新版的疑似 PE 患者诊断指南(ACP,2015 年)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9]:
1. 对于临床评估为低度可能性的低危疑似 PE,可使用相关的 PE 排除标准(PERC,图 6)作进一步评估。
当 PERC 评分为 0 分(阴性)时,则 PE 的可能性 < 1%,无需进行包括 CT 成像或 D-二聚体检查等在内的相关检查;当 PERC 评分 > 0 分(阳性,或不符合全部的排除标准)时,需使用高敏 D-二聚体检查作进一步的危险分层。
图 6 临床评估为低度可能性低危疑似患者的 PE 排除标准
如 D-二聚体水平正常(最好通过年龄×10 进行校正,或 < 500 ng/mL,下同),不需进行影像检查;如 D-二聚体水平升高,则应行影像检查(图 7)。但值得注意的是,PERC 不适用于 PE 临床可能性为中度或高度可能性疑似患者的评估。
2. 对于临床评估为中度可能性的疑似 PE,需进一步使用高敏 D-二聚体检查进行危险分层。
如其血浆 D-二聚体水平正常,不需进行影像检查;如 D-二聚体水平升高,则应及时行影像检查
(图 7)。
图 7 ACP 推荐的疑似 PE 患者诊断流程
3. 对于临床评估为高度可能性的疑似 PE,需进行 CTPA。
当无条件行 CTPA 检查,或存在禁忌证时,可选择通气-灌注(V/Q)肺扫描。但此类患者不应选择 D-二聚体检测,因为其阴性,并不能排除患者影像检查的需要(图 7)。
4. 上述新观点与原有指南的主要区别是,新观点主张使用 PERC 评估来减少临床评估为低度可能性患者的 D-二聚体检查。
因为最新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的 PE 风险低,且 D-二聚体检查所存在的假阳性,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影像检查。也就是说,检查的风险要大于获益。此外,APC 还推出了疑似 PE 患者影像检查的最新建议及其理由,可供临床借鉴 (图 8)。
图 8 ACP 推荐的疑似 PE 患者影像检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