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一只脚在学校,一只脚迈向医院,这是寒窗8年医学博士生蔡晟宇生活的真实写照。比起本硕毕业实习阶段,现 在的生活可以说自由很多,但他更期待这自由快些结束,希望时间可以快些到2016年的6月,因为从那天开始,他才可以真正成为北京世纪坛的一名医生,那是他坚持多年的梦想。

  • 2/19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的蔡晟宇走起路来非常自信,身上更是充满了同龄人少有的成熟,而这些都离不开母 亲对他的教诲,身为中医学教授的母亲从小就教导他,做事情要自信和稳重,更希望他能够传承中医文化。

  • 3/19在母亲的影响下,蔡晟宇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中时就和女友许愿,以后要做一名光荣的医生,和 无数的同龄人相比,蔡晟宇无疑是优秀的,他延续了母亲的愿望,也得到了女友的芳心,两个人志同道合的从黑龙江走向了北漂的深造之路,在深造的两年中,收获了学业,更赢得了家庭。

  • 4/19北漂本就是艰辛的代言词,婚后他和妻子在顺义租了一套房子,不久便有了爱的结晶。原本有一定经济来源的 妻子辞去工作,专心照顾孩子,一家的重担便落在了这个87年的医学生身上,然而蔡晟宇除了微薄的科研补助,再无经济来源……

  • 5/19顺义距离北京中医药大学有将近二个小时的车程,为了方便,已婚的蔡晟宇只能住在学校宿舍,一周才有机会和妻儿见一面。

  • 6/19中国的博士生并不少,医疗专业的尤其多,蔡晟宇没有任何的独特。在博士的学业中,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成果 ,一年后完成科研课题,蔡晟宇就可以顺利毕业了。

  • 7/19蔡晟宇的科研重点在糖尿病方面,标本的提取物主要来自“肝,肾,胰腺,骨骼肌”四个动物组织,蔡晟宇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免疫组化出200多张片子用来做下一步处理。

  • 8/19组化后的片子需要用一周的时间在显微镜下反复查看,然后挑选出15张左右精华的片子留取重点部分,把有利于科研项目需要的内容,带回寝室再仔细的查看。整个实验的全程需要利用眼睛反复观察,从饲养动物到发表论文大概需要18个月。

  • 9/19实验标本的主体是这些无菌饲养的大鼠,蔡晟宇每天会对大鼠进行喂养,在科研需要时,给大鼠进行灌药,来达到科研的目的。

  • 10/19蔡晟宇在世纪坛医院定科学习已经有两年了,明年毕业后就可以成为科室的一名医生。科室主任以及年资较长的医生们都将蔡晟宇视为科研型人才,他们早已把蔡晟宇视为团队的一份子。

  • 11/19蔡晟宇也不辜负主任的期望,临床的中药配方、针灸和推拿一直苦练,他坚信自己能在中医领域有所突破。

  • 12/19平时门诊都是主任亲自带着蔡晟宇,主任的言传身教让蔡晟宇受益良多。虽然蔡晟宇在本科毕业时就已考取了执业医师证书,但在医院里,不属于科室的人员不能独立行医,为了充实自己,蔡晟宇尽量的多接触患者。

  • 13/19在科室内虽不属于真正的医生,但蔡晟宇每天科研过后都会来到医院,他说“在医院可以学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在空闲时,蔡晟宇还会把病房病人的病例以及老师们的药方和治疗方法统统吸收一遍。

  • 14/19蔡晟宇的母亲是推拿和针灸的高手,从小在妈妈的熏陶下,他在推拿和针灸上有一定的基础,学起来也容易了许多。

  • 15/19因为不是医院的正式员工,来医院的时间也不固定,蔡晟宇没有固定的更衣室,他的白大褂从来都是随身携带。到了医院,蔡晟宇就找个人少的地方换上衣服,简单的整理之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

  • 16/19医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不仅要在本科阶段认真学习,还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通过硕士和博士的过程,才有资格成为一名优秀且高学历的医生。这似乎也是在磨练医生的意志,全世界大概没有第二个职业能像医生一样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 17/19蔡晟宇来北京已经两年多了,但生活质量却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比刚到北京时还略有下降,毕竟有了孩子,花销会大一些,加之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蔡晟宇这个小爸爸可谓是肩负重任。

  • 18/19无论现在生活有多么艰辛,蔡晟宇都有信心给妻儿一个美好的未来,“等到明年毕业后,正式工作了,日子就能过的好一点了”蔡晟宇认真的说。

  • 19/19虽然还没有正式加入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团队,医学博士生蔡晟宇已经和科室融为了一体,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是蔡晟宇毕生的梦想,也是家人和老师对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