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肿瘤科 > 吴健雄: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技术的应用

吴健雄: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技术的应用

收藏
作者:吴健雄 来源:肿瘤评论 2016-04-12 10:45

肝脏高危部位手术,一般都需要进行肝脏血流阻断,防止手术过程中出血过多。肝脏中管道系统非常复杂,三套血管纵横交错,并且具有一套胆管系统,因而高危部位肝癌手术常伴有出血。中国肝癌患者常常合并不同程度上的肝硬化,出血比一般病人更多。

因此我们在肝脏手术中需进行血流阻断。血流阻断分为局部血流阻断、区域性血流阻断和全肝血流阻断。全肝血流阻断,可以保证“无血切肝”, 但是通常高危部位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历时较长,如果肝脏血流阻断范围过大(如全肝血流阻断),持续时间过长,肝细胞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肝功 能的恢复,甚至有可能出现术后肝功能衰竭。这样,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就失去了原本的治疗意义。

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技术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血流阻断方法为Pringle法,即阻断整个入肝血流,肝脏出血会明显减少,尽管肝静脉系统没有阻断,但是静脉是没有 血管瓣的,有时靠近中央系统肝癌切除的时候,静脉系统可出现反流,也可能出现出血现象。但是,全肝入肝血流阻断还是存在类似的情况,就是术后容易出现不同 程度上的肝功能损害。肝硬化患者进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会比进行局部血流阻断、区域性血流阻断的患者高很多。因此,我们在中央型肝癌 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新技术(Selective and dynamic region-specific vascular occlusion, SDRVO)。该技术在过去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如肿瘤跨越肝脏左右叶,位于中央区,切除一侧肝癌时,应阻断同侧入肝血液,而将对侧放开。这样可以保证整个手术过程中门静脉系统的开放。 门静脉系统是胃肠道血流回流的管道系统,门静脉系统的开放,避免了胃肠道血液的淤积、发生水肿,有利于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肝功能的恢复。

手术中,首先要进行第一肝门的精细解剖,暴露出左肝入肝血流和右肝入肝血流,有时,我们需要对三个肝门同时解剖,把出肝血流也要解剖出 来。出肝血流一般不轻易阻断,防止出现创面渗血。由于肝硬化患者肝脏管道系统通常存在交通支,右侧入肝血流阻断未必会很彻底。尽管单侧入肝血流阻断并不像 我们想象中那么完全,但是可以明显减少肝脏出血,达到有效控制血流的目的。

对于肝右叶中央部位肝癌的通常治疗方法为右半肝切除,但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也会造成整个右半肝的损失,对于肝硬化严重的患者,术后发生肝 功能衰竭的风险高。因此,只在精细肝门解剖后,进行右侧血流阻断,实施局部肿瘤切除,最大程度上保留肝脏组织。术后进行放疗,患者恢复良好。

解剖学基础

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不仅可以降低对患者的直接影响,而且可以为医生提供心理支持。肝脏长时间缺血缺氧很容易导致肝脏功能衰竭,局部血流阻断可以显著降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降低医生心理压力,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外科临床技术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选择性阻断

理想化情况下,血流阻断应精确到特定的肝段,但是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解剖到特定肝段血管已经会出现严重出血情况。因此,根据肿瘤所在的肝段,将肝脏血流阻断分为肝右叶、左内叶、左叶及尾叶四个区域进行。

适时阻断

适时阻断就是指在必要时才作阻断。表浅的肝脏解剖可以先不做阻断,涉及到中央部位重要管道结构再进行阻断,尽可能减少血流阻断的时间。第 三肝门是下腔静脉和肝脏相连的位置,该部位出现肿瘤侵犯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进行下腔静脉壁的部分切除,不得已的时候才进行下腔经脉的阻断,下腔静脉的阻断 对体循环影响较大,会影响患者术后病理生理的恢复。实施阻断就是之前提到的中央区跨越肝脏左右叶肿瘤,切除一侧肝癌时,阻断同侧入肝血液,对侧放开,达到 动态阻断。

SDRVO的优点

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热缺血所致的肝功能损伤,保持门静脉回流通畅减轻胃肠道淤血,术者能够从容进行切肝时的复杂操作,提高高危部位肿瘤的切除率及安全性,符合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

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整个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并非是最好的方法,临床实践中仍需不断改进。

关键词: 肿瘤 肝脏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