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神经内科 > 我国科学家在精神分裂症调控紊乱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精神分裂症调控紊乱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收藏
来源:生物谷 2016-03-02 17:43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危害极大的重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既往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基因变异和/或调控障碍的结果。转录因子、微小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是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基于系统生物学角度的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从多组学角度出发,联合转录因子(TF)和调节性非编码RNA的互作调控网络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成为可能。

在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583、81271482、81571319)和1项教育部课题(NCET-12-1036)连续资助下,山西医科大学徐勇教授课题组收集了上千例精神分裂症及对照的临床样本和生物学材料,包括百余例早发精神分裂症(EOS)和对照儿童,并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一是分析了RNA芯片表达谱特征:发现EOS外周血中miRNAs和LncRNA的表达水平特异性的下调,总体调控不足导致mRNA的表达水平相应上调;二是分析了mRNA表达水平变异度:发现精神分裂症外周血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异度增大,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变异度恢复接近正常;三是构建共表达调控网络:使用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共表达分析,整合TF-靶基因、miRNA-靶基因、TF-miRNA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构建TF-miRN-mRNA-PPI调控网络。

徐勇教授的系列研究获得了与精神分裂症诊断、疗效相关的外周血基因调控因子,构建了多层面精神分裂症基因调控网络,推进了对精神分裂症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分子机制的理解,提供了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 基因 精神分裂症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