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进入全面二孩时代后,儿科医生的紧缺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据悉国家卫计委已将此列为2016年的工作要点之一,这意味着,从1999年起停止招生的儿科学专业将有望时隔17年后恢复本科招生。
在此笔者想问的是:儿科医生荒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是因高校停招儿科本科专业,还是因儿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很困难、结果导致医科学生不愿从事儿科?
如果原因不分析清楚就贸然针对当前儿科医生匮乏,而要求高校招收儿科本科专业,那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考生报考儿科专业并不踊跃,毕业后儿科专业学生大部分不在儿科就业而转到其他专业。
另外,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高校开设什么专业,究竟应由谁说了算?此前全国“一刀切”停招儿科专业,是行政指令的结果,可以说,儿科医生荒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手段造成的,那现在恢复招收儿科专业,如果仍旧用行政手段,不又陷入行政治理的悖论了吗?
笔者认为,应对儿科医生荒,应该摆脱行政治理思维。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高校本应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可是,在具体办学中,高校却没有这一自主权,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高校会在1999年后全部停招儿科本科专业的原因。
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不再设儿科本科专业,而各高校设置专业需要依据这一专业目录,因此儿科本科专业也就从招生计划中消失了。对此,教育部门可以解释,这只是拓宽了专业面,要求高校用临床医学专业统一招生、培养,并不是说各高校就不再培养儿科人才。可是,这带来的实际结果就是各高校不再培养儿科专业学生。
这足以说明按行政计划设置专业的弊端,某些专业会一哄而上,某些专业则一夜间消失,而不是由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条件,来自主决定设置什么专业。在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在高校设置专业时,可以提供社会需求信息服务(比如某一行业、专业需要多少人才)、政策引导(对培养社会紧缺人才的专业给予扶持),由高校自主根据扶持政策、需求信息决定是否开设某一专业,却不能代替学校做主、直接介入办学。
可目前恢复高校儿科专业招生,走的还是行政路线,不是由各高校自主根据办学条件、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招生。四川政协委员要求教育部恢复儿科专业,暴露的问题,就是高校想开设儿科专业,可如果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儿科专业,就比较困难,最多只能采取临床医学(儿科方向)这样的做法。而就是这样,也需要报教育部审批,因为这不在专业目录之内。
用行政的方式,或许可解决快速在高校中恢复建设儿科专业的问题,却不一定能保障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而且,还存在严重的隐患。
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能真正接轨吗?行政部门要求高校恢复儿科本科专业招生的理由是,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之多。单从数据看,培养儿科医生极为紧迫,可是我国的医院真需要那么多儿科医生吗?现实情况是,我国不少综合性医院的儿科不断萎缩。据上海媒体报道,上海的二三级医院儿科萎缩现象严重,很多医院5~10年没招过一个新的儿科医生。一些医院关闭儿科,是因为实在开不下去了,儿科医生都辞职了。从中可见,儿科医生荒和现有的医疗资源配置有关,患者都要把孩子送到优质的专科儿科医院看病,综合性医院不待见儿科,带来儿科看病难,这和儿科人才培养关系并不是很大。假如不解决这一现实情况,光是加大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那么缓解不了儿科看病难,反而会出现另一难——儿科专业学生就业难。反之,如果儿科医生很抢手,实际上儿科人才培养也不太可能萎缩,因为在临床医学这一专业基础上,很多学生可以转儿科。
当然,行政部门的设想是,一方面要求综合性医院开设儿科,另一方面要求高校招儿科本科专业,这就形成“对接”,可是,这仍属于用计划手段调节,市场买不买账,还有待观察。
计划手段可以让综合性医院开设儿科,也可让高校开设儿科本科专业,可是,最终要办好儿科门诊、儿科专业,还需要医院和高校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而不只是从形式上去解决问题。要解决实质问题,需要针对综合性医院儿科不断萎缩的现状,采用市场机制配置医学资源,同时,要把包括专业设置自主权在内的办学自主权交给高校,这才能形成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