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损伤特征可决定步行能力的长期预后

2016-02-22 丁香园

既往证据指出在脑卒中患者中,深部脑白质损伤对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通路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肢体瘫痪的出现。而瘫痪的恢复主要反映了白质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此部分功能恢复主要是反应性神经可塑性和经验依赖性神经可塑性的作用,前者的机制可能与自发恢复相关,后者则是由治疗和日常经验所促进。

然而,理论基础和经验数据都提示在脑卒中患者中,以下因素可能从长远角度影响他们步行能力的恢复,这些因素包括脑卒中类型(大血管 / 腔隙性梗塞,脑出血)、损伤部位和梗塞程度(基底节、右大脑半球皮层),是否存在脑白质缺血或既往是否存在脑卒中病史。

来自于美国弗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 Nadeau 等为了探究脑卒中类型、损伤部位和程度对步行功能的长期影响,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再次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5 年 10 月的在线期刊上。该研究所纳入的 48 例受试者的数据来自于脑卒中后运动研究数据库中的信息。

由 2 名神经科专科医师根据患者的 CT 和 MRI 结果确定病变类型、部位和程度。研究者根据受试者在 2~12 个月时的步行速度改变、步行速度控制、年龄和 Berg 平衡功能评估。

在基底节区脑梗塞或既往存在卒中史的患者中,1 年时的步行速度变化显著降低。在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中,步行速度变化有降低的趋势。右侧皮层病变对受试者的预后并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结果指出,脑卒中的类型、部位和程度会显著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同时研究者也指出,鉴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无法控制两名阅片神经科专科医师的评估者组间信度,所以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改变临床实践,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前瞻性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这为未来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