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血液科 > 王华庆教授: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王华庆教授: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收藏
来源:医脉通 2016-01-13 11:24

2015年11月27日,由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和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南方淋巴瘤论坛于珠海市横琴湾酒店隆重召开。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的王华庆教授针对“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做了精彩报告,详细内容如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并且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因此,近几年对于该病的治疗,倡导以分层治疗为原则。根据预后因素将病人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和高危患者。本文针对年龄<60岁的高危、预后较差(IPI≥2)的患者进行讨论。

2010 ESMO指南推荐该类患者的标准方案:8R(美罗华)+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21。另外,DLBCL ESMO诊断、治疗及随访临床实践指南提出目前对于该类患者尚无足够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因此,应着重对该类患者进一步研究。目前最常用的方案是6-8疗程周期为21天的CHOP化疗联合8疗程美罗华治疗。随后,ESMO指南基于临床经验及有限的临床研究,对<60岁、aaIPI≥2的患者的治疗推荐是:8R-6CHOP14,R-ACVBP(美罗华-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地新、博来霉素和强的松),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建议接受HDCT-ASCT(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或其他强化方案治疗。

相关研究表明,在R前时代,ASCT可明显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尽管如此,在热点荟萃分析中,ASCT一线治疗中高危患者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年轻高危患者而言,应该在大剂量化疗之后进行ASCT。而随后的一项德国研究比较了R-CHOP-14 × 8疗程与R-MegaCHOP(剂量密度调整方案)+ASCT x 4疗程的疗效,结果表明HDT/ASCT的疗效并不优于R联合传统化疗,但毒性却明显增大。一项SWOG-9704研究比较了CHOP21 ± R vs CHOP21 ± R + ASCT治疗高危DLBCL患者的疗效。该研究结果显示,移植组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优于对照组,而2年总生存率(OS)无差异。另外,根据该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aaIPI=3的高危人群更适宜ASCT。来自意大利的一项GOELAMS 075研究比较了R-CHOP vs R-HDT-ASCT治疗IPI≥2的DLBCL的疗效,结果表明R-HDT-ASCT并未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一项DLCL04研究比较了HDC-ASCT vs 剂量密度化疗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种方案的预后也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年轻中高危-高危DLCBL患者预后较差,治疗方案仍存在较大争议;对于年轻IPI评分预后不好(中高危/高危)的DLCBL患者,尚缺乏标准治疗,增加化疗剂量并未提高疗效;与R-chemo相比,一线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接受HDT/ASCT也并没有总生存获益,仅推荐部分高危经选择的高危患者中尝试。另外,DLCBL还可以通过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因此,对于年轻高危患者的治疗,我们应着重于抗体、信号转导抑制剂或微环境调控等新靶向疗法的研究,并将新靶向药物应用到治疗中来。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素 IPI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