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荣指着儿子耳朵的疤痕很委屈。
“你看,以前的耳朵就是一个小肉瘤,做手术后成了这个样子!不仅不如原来美观,耳朵旁边还留下这么长的一道疤痕,有的地方还不长头发。早知道这样,我就不会同意让孩子参加这个所谓的爱心行动!”付艳荣一边用手摸着孩子的耳朵,一边气愤地向中国妇女报记者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原来,付艳荣收养的残疾孩子小欣(化名),2009年6月成为解放军253医院开展的一次 爱心行动的实施对象,医院答应免费为小欣做耳朵修复手术,在两次手术过后,付艳荣认为没有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并且对这次爱心行动产生了怀疑,由此和医院 产生了纠纷,双方从不欢而散到势不两立,矛盾逐渐升级。
付艳荣是内蒙古呼 和浩特市回民区的低保户,她告诉记者,2009年,小区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多次到家里说,253医院愿意帮助小欣免费做右耳畸形手术,因为知道这个手术费 用很高,起初付艳荣并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后来,周女士又同她弟媳再一次来到家里,说不管做不做手术,可以先带孩子去医院看一看。因为周女士的弟媳是 253医院烧伤科的护士,付艳荣就带着小欣到了医院,见到了陈向军大夫。
付艳荣说:“陈大夫说让我个人缴费3000元,治疗耳道和外耳再造手术,剩下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当时我万分高兴和感激。”
2009年6月,小欣接受了253医院外耳再造第一次手术,在进行手术前,院方找 了多家媒体,并做了相关报道。在2010年1月,小欣又做了第二次手术,手术后,付艳荣发现小欣的外耳轮廓并没有挺立起来,其他地方还增加了好多疤痕。陈 向军大夫称需要第三次修复,修复后就看不出来了,修复手术定在了2011年暑假。到了暑假,当付艳荣再一次带着小欣来到医院时,陈向军大夫却说无法再进行 手术。“他给我的理由是因为我没有复查,所以就不能继续做了,可当初他们并没有告诉我要复查。”付艳荣说。
此后,付艳荣多次找解放军253医院协商,但双方均没有达成一致。
在付艳荣向记者提供的两份住院病历中,记者看到“最后诊断”一栏,均写着“右侧小 耳畸形综合征(II度)”。在2009年6月19日和2010年1月15日两次手术同意书上,“手术意见”一栏分别写的是“一期法耳郭再造术、右侧耳再造 2期”。在2010年1月30日的“出院小结”写道:“再造耳形态良好,耳后及左腿移植皮片成活良好,头部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斑秃形成。”
在2009年6月23日当地一家都市报上,记者找到了一篇题为《天使爱美丽:一男 孩儿成为首个受益者》的报道,文中写道:“本次活动的第一位受益者小欣是先天性耳畸形,他的右耳朵没有耳道,只有一小部分耳垂。医院副院长陈向军告诉记 者:他需要做两次手术,第一次是耳郭再造,半年后做耳道再造手术,手术后,从外形上看和正常的耳朵没什么区别,他的听力能恢复20%左右。”
付艳荣气愤地说:“当时医院找了好多记者报道,现在不要说恢复听力了,耳朵还不如 做手术前好看。按道理说人家献爱心,我应该感恩才是,但实际情况我觉得他们主要是宣传医院的一项新技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技术也不过关。据我了解, 这个所谓的爱心行动只做了我们一个,而且还让我交了3000元。现在医院不管我们了,我就是要讨个说法。”
2015年11月9日,医院给付艳荣出具了一份文字答复,称“我院可以为小欣提供的最大帮助是负担右侧外耳郭再造手术后续住院治疗费用。如不接受,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发稿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呼和浩特市爱民路的解放军253医院,见到了医院政治部主 任邓爱民。他说:“本来是一次爱心行动,没想到成了这样。现在手术还没做完,本来要做4期,但她现在不做。至于她说的恢复听力,我们的手术同意书上就没有 说这一条,至于报纸上说那是报纸,她现在就是问我们要钱,我们希望她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