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生故事 > 中国免疫学奠基人——谢毓晋

中国免疫学奠基人——谢毓晋

收藏
来源:百度百科 2015-11-23 15:21

谢毓晋,微生物学家,生物制品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微生物免疫学的教学,科研和生物制品的研制工作,并取得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他对耐热真空冷冻干燥乙醚灭活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成功地解决了生物制品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技术。他用大罐深层培养方法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工艺,用于霍乱、百日咳等生物制品的制造取得了成功。他对动物血清代血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试制,为我国免疫学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免疫学新技术的建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谢敏晋,1913年8月26日出生于北京一书香门第。其父先后在清朝邮传部和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为人正直,知识渊博,熟读古文,遍阅史书。谢毓晋不仅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还养成了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百折不挠的毅力。1929年,16岁的谢毓晋离开北平师大附中,随家迁回原籍苏州,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


在其父“科学救国”的思想熏陶和影响下,谢毓晋接受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古训,立志学医。不久,他的哥哥、嫂嫂因患肺结核先后去世,妹妹又染上肺结核,当时没有特效药,中西医治疗都不见效。这些事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并决心研究威胁千百万人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1932年,他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实现了从医的原望。他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组织才干出众,很快就被选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他参加过要求南京国民政府收复东北失地的赴南京请愿活动,主持了轰动上海医学界的内容十分丰富的解剖学展览会。193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医学院前期。


1937年1月,他和几位同学远渡重洋,前往德国富来堡大学医学院自费留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业余时间经常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七七事变后,其父母被迫逃难他乡,其经济来源断绝。但他经受住了学习和生活上艰苦的考验。因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忘我学习,深受导师K.乌尔曼(K.Ulmann)博士的赞许,不久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的奖学金。在26岁那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在论文答辩会上,五位主考教授轮流提问,不管考题多么难,谢毓晋都能对答如流,论文获得通过。


毕业后,谢毓晋接替导师乌尔曼博士担任了富来堡大学内科医院细菌血清室代理主任。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在德国著名的《免疫研究与实验治疗杂志》上发表了五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为了能在德国期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他先后在以R.科赫(R.Koch)命名的柏林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和马堡贝林研究所,进修沙门氏菌血清学、狂犬病预防、结核菌免疫等。随后,他被聘为布拉格德国大学内科医院细菌血清检验科主任,除完成日常工作之外,还埋头于实验研究。


1941年5月,中国驻德大使馆转来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的电报,邀请他回国参加抗日后方的防疫工作。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返回祖国,赴兰州任卫生署西北防疫处技正。在这里他与一位苏州姑娘江能霞结为终身伴侣。这以后,在他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江能霞成为他的得力内助。1942年12月,他离开兰州,回到当时迁到四川宜宾的母校——同济大学医学院,任细菌学教授兼细菌学馆主任,这一年他才29岁。两年以后,他获得了教育部审定的教授证书。随后,谢毓晋又转任上海医学院细菌学教授。他对提高这两所医学院的微生物免疫学的教学水平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三年,35岁的谢毓晋受聘担任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已迁回上海)院长兼免疫研究所所长职务。当时由于受连年战争的影响,医学院教育质量显著下降。他冲破老同济大学的医学派别成见,亲自到各地聘请包括所谓英、美、德、日各派的教授来校任教。在教学中,他注重医学基础课的实习,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补充了一些教学设备,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水平。


在致力于教学的同时,1948年,他和校友外科教授袭法祖、内科教授过晋源等人主持创办了享誉全国的《大众医学》杂志,并担任第一任总编辑,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谢毓晋创办了民生实验治疗研究所,在短期内就试制出类毒素、抗毒素、菌苗、诊断试剂等十几种生物制品供防疫使用。当时我国的传染病预防任务十分艰巨,即使像上海市这样的大城市也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疫体系。谢毓晋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亲自带头在上海市各地区采取自来水标本,检查其污染程度,同时还检查棒冰、汽水、橘子水三种冷饮的带菌情况,为加强上海市的防卫生工作作出了贡献。


1952年,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聘请他到武汉担任当时号称东亚规模最大的中南生物制品实验所(后改称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担任总技师。从此,谢毓晋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指导生产,全力开展科研工作,并悉心培养专业人才,使这个新建的生物制品研究所很快地走上正轨,为我国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贡献,并先后发表了百余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研制耐热冷冻工艺

解决长效疫苗难题


50年代初,谢毓晋收到来自广西的一封人民来信,反映当地农民被疯狗咬伤后,注射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狂犬疫苗,仍然发病死亡的情况。经过追查原因,发现疫苗不耐热,当地因保存不当而失效。因此,谢毓晋决心改良狂犬病疫苗的质量,带领助手经过半年的艰苦实验,终于在1954年试制出国际上领先的耐热真空冷冻干燥乙醚灭活狂犬病疫苗。该疫苗在45C下,能保存一年以上而不变质。随后,他又在国内率先试制冻干抗狂犬病血清,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预防狂犬病提供了有效的制剂。此后他又与助手们系统地研究成功了生物制品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成功地使用大罐深层培养生物制品工艺

取代手工生产


谢毓晋十分重视科学实践,对于发展生物制品生产的全局性问题,总是兢兢业业地努力去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传染病预防任务十分艰巨,谢毓晋带领中青年科技人员开展了生物制品大罐深层培养工艺的研究,其目的是取代传统的手工生产工艺。1954年,他们首先成功地用深层培养方法制造了霍乱、百日咳等疫苗。这项工艺能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大提高生物制品的产量和质量。


研制动物血清代血浆


随着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血液和血浆需求量急剧增加,1954年谢毓晋接受了卫生部下达的研制以动物血清代血浆的重大科研任务。这个研究项目涉及学科多,难度大,血清的质量问题国际上也未能解决。但谢毓晋知难而上,从头做起,为了祖国的需要,从不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他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初步结果,受到了当时来华访问的苏联医学科学家代表团和生物制品代表团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并邀请他去苏联讲学。以后,谢毓晋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了十几年艰苦的努力,研制出治疗用变性动物血清从I型到Ⅵ型,并在临床医学专家的协作下,先后在内、外、儿、烧伤等科试用于3150例7220例次,证实该血清是安全有效的。他不但解决了动物血清代血浆凝血机制的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武汉地区血液学凝血、止血专业的发展。1980年,Ⅵ型治疗用变性动物血清通过卫生部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卫生部甲级科研成果奖。


深入进行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免疫新技术研究


在他主持研究以动物血清代血浆的同时,还领导免疫学研究室开展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免疫新技术的系统研究。在家兔抗血清蛋白免疫的研究中,他系统地对抗原抗体代谢、抗原间干扰、免疫方法、检定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发表了5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小剂量多部位的免疫方法”,使免疫效果显著提高,并对当时国外新发展的免疫双扩散、免疫电泳、间接血凝、被动皮肤过敏、荧光抗体等免疫学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建立。免疫电泳技术在当时是免疫学的新兴技术,他和助手们作了大量的方法和应用上的研究,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发表了《比较双相免疫的研究》和《七种哺乳动物血清蛋白交叉抗原性的比较研究》,受到了生物学界的重视。


推进器官移植科研

试制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为了促进国内新生的器官移植科研工作,谢毓晋在极度困难的科研条件下,接受了湖北省科委下达的试制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科研任务。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试制成功,经过临床试用证明,对器官移植手术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控制免疫排斥作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该项科研成果于1982年通过部级鉴定,确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卫生部甲级科研成果奖、湖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现已正式投产供应全国。


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科研队伍

寄望后生迎头赶上


1980年,谢毓晋应邀参加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免疫学会议。会后他访问了法国、联邦德国和奥地利。1981年,他又应邀对联邦德国作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回到了阔别40年的母校富来堡大学,会晤了当年的导师乌尔曼教授和同学们。他的这次访问对了解国际免疫学科研动态和沟通学术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次出访使他深深感到10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免疫学大大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亟需迎头赶上。谢毓晋为了及早地向国内科技人员介绍受到国际广泛重视的经C.米尔斯坦因(C.Milstein)和G.奎勒(G.Koller)合作研究的单克隆抗体技术,不辞劳苦地起早贪黑阅读了大量国外最新文献资料,写成综述,在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举办的专题讲座上连续六次作了题为《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综述报造,除对单克隆抗体的原则、方法、性质作了阐述外,着重介绍了单克隆抗体在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测定,在淋巴细胞亚群鉴别与功能测定,在寄生虫、肿瘤病学、移植免疫、细菌学、病毒学、血液学、生化药物及干扰素提纯等11个方面的应用及展望。报告后,印成小册子散发,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普遍欢迎。他还制定了成立“单克隆抗体研究和生产中心”的计划,并选派科技人员分别到美、英、法、德等国进修,以采各国所长。同时积极筹备仪器设备。



就在他顽强地攀登科学高峰的时刻,不幸身患肺癌。在住院治疗的日子里,他也未忘记他的科研计划和单克隆抗体试制工作的进展。在他弥留之际还感叹自己为人民所作的贡献太少。


值得告慰他的是,在他去世五年之后,他计划中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车间,在国家科委、计委及卫生部的支持下,引进了国外设备,已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成,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该所已建立适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的杂交瘤细胞数百株。单克隆抗体技术发明者之一奎勒教授到该所访问和参观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谢毓晋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学不倦。在他的指导和培养下,该所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都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现在不少人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员、教授等,为发展我国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制品科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谢毓晋认为免疫学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免疫遗传学的研究,有朝一日会从根本上解决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问题,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免疫耐性、免疫增强、免疫淋巴细胞分群、功能、调节机理的不断深入的研究,终将使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也会象传染病一样退出历史舞台,同种异体的器官移植手术也将成为临床医疗常规,而利用免疫学方法防止衰老、保持青春的理想也有可能实现。


他还认为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要实行改革,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为临床医学服务的观点,另一方面要提高临床医师的基础学科知识水平,以便在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他还认为,应该改善、加强城市、地、县、区级医疗网组织,分级医疗,以减轻教学医院和城市医院的门诊量过重的负担,给临床医生更好地创造一些提高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条件。他认为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他反对在科研选题上一哄而起、一哄而下的风气,反对作华而不实的工作。他说:“政策是决定的因素,而人是关键因素”。他坚信我国医学科学事业会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迅速前进。



关键词: 医生故事 谢毓晋 中国免疫学奠基人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