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心血管科 > 用核磁共振图就能3D打印出心脏模型

用核磁共振图就能3D打印出心脏模型

收藏
来源:科技日报 2015-09-28 10:4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研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机算法系统,可以在几小时内将患者心脏的核磁共振(MRI)图像快速标示,并经3D打印造出心脏模型,让心脏外科医生能够更直观地为患者规划出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

MRI能将三维物体的横截面进行断层成像。但每个断层有其明暗区域,而区域的边界可能是某个解剖构造的边缘。计算机“图像分割”技术可判定哪些是特定物体的边界,但现有算法在外科手术领域不够可靠。

为了把心脏MRI扫描图的边界画得精度够高,需要人工绘制二百张左右的高清扫描图,这会耗费8到10个小时,再加上后期处理影像的时间,整个心脏手术的准备期要花上两三天的功夫。

新方法却非常高效,相关专家只把横断面成像的一小块边界标识出来,其他边界交给计算机算法去标识。采用这种人工与计算机混合的方法标定边界,大大缩短了生成 三维数码心脏模型的时间,大约只需要一小时。再花几个小时进行3D打印,外科医生就可以在心脏模型上做一个虚拟手术了。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波利娜·格兰德表示,新系统将彻底改变传统外科医生“用手触摸对象”的方式。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官网报道,格兰德的团队正在致力于计算机算法的改善提高,使它不仅能够将未经人工标识的相邻横断面边界辨识出来,还能斜跨多个横断面去标识边界。7位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还将评估3D打印心脏模型的临床实用性。

关键词: 心脏 核磁共振图

医友评论 1人评论)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唐辉 2015-09-28 11:08

挺好,不错哦(⊙o⊙)哦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