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消化内科 > 被骗了这么多年,丙肝病毒竟没有“携带者”之说

被骗了这么多年,丙肝病毒竟没有“携带者”之说

收藏
作者:张斯文 来源:健康时报 2015-07-29 09:24

谢雯,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各种并发症等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每年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30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并且数字还在上升,形式不容乐观。而2015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就为“预防肝炎,立刻行动”,呼吁高危人群做好肝病的筛查工作。

在肝病科诊室,有时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患者戴着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开口第一句就是,我是个丙肝病毒的携带者,怕传染别人天天戴着口罩出门。事实上,丙肝病毒并不存在携带者,这一观念被误导多年。

丙肝病毒没有携带者

在丙肝抗体检查结果中,如果丙肝抗体呈阳性,医生一定会让做另一项检查——检测核酸;如果丙肝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就可以确诊为丙肝,无论转氨酶是高是低,这一点与乙肝诊断截然不同。

一 般来说,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虽然是阳性,但是如果转氨酶始终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谢雯指出, 这个误区在非肝病科医生身上容易出现。尤其是有的丙肝患者核酸检测是阳性,但是肝功能正常,如果不及时治疗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为什么丙肝没有疫苗

对于乙肝而言,有可以预防的疫苗,而丙肝却没有疫苗,这是也乙肝和丙肝的区别之一。丙型肝炎和乙肝的区别还有就是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更易发生变异。乙肝病毒 是DNA病毒,而丙肝病毒属于R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这也迄今为止还没有丙肝疫苗的原因。 但是丙肝较乙肝容易治疗。乙肝治疗过程较长,需要定期检查和长期调养,而丙肝不同,只要治疗得当,可以很快康复。

不重视体检造成高漏诊

因为体检意识不强,并且丙肝不在我们常规的体格范围内,丙肝抗体并不是每个人都查,所以发现的丙肝患者往往是要做输血或是做手术以前,有一个九项检查必须要 做,这个九项检查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杜绝血液传播的一些疾病,比如说艾滋病的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这个都在必查项目里面。所以在没有做这些的时 候可能你不去查,肝功可能是一个正常的或者健康的状态,所以这个漏诊率是很高的。

肝硬化期也不要放弃治疗

丙肝的病情发展可分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因为丙肝比较沉默,一旦表现出来可能就到肝硬化、肝癌了。所以,以前丙肝往往病人不自知,是因为要做手术或是体检才会发现,这样往往会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耽误患者的治疗和后期康复。

临床上也常见到一些患者已经到了肝硬化的阶段,患者自己都觉着已经肝硬化了,治疗起来会有不良反应挺遭罪的就放弃了,其实丙型肝炎即便是在代偿期的肝硬化的 病人,采用小剂量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适当延长疗程疗效也会很好。所以对于丙肝患者来讲即使到了肝硬化代偿期,甚至到了肝癌期,都应该请医生做一个正确 的评价以后,积极治疗。

因为丙肝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并且检查不在常规体检项目中,所以漏诊几率较大,因此大家对丙肝的意识还不够强。

不要盲目拒绝干扰素

“我经常会看见一些病人说,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这么多,那我太痛苦了。”谢雯说,经常有病人在网上看到一些信息后认为,干扰素会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还会掉头发,病人就觉得每个关他都过不了,其实在医生正确指导之下都能完成治疗。

生活多注意丙肝可预防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黏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曾有过输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胃镜检查、针灸、穿孔器具,以及有过不 洁性生活史,或者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都属于丙肝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关键词: 丙肝 世界肝炎日 传播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