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九个月婴儿来到异地后开始腹泻

会员185141331 9月 悬赏10元 已回复
十天前开始腹泻,贴了一贴丁桂儿脐贴没效果去医院查了血和大便诊断为消化不良吃了七天的妈咪爱和蒙脱石散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全科、体检分析、检验
已帮助用户: 58958
问题分析:您好,上传的两个报告单看到了这两个报告单里面没有细菌或者是其他的病原体感染,说明考虑可能是换了环境以后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的。
指导建议:这个一般来讲可以吃一些调理肠胃的药物,过一段时间慢慢恢复的,本身孩子肠胃功能比较弱,再加上环境变化,气候发生改变,有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存在,可以继续服用妈咪爱,小儿益生菌调理一段时间。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儿在腹泻时多少都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可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或肠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可以帮助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婴儿腹泻治疗方法具体还要看孩子的病情。病症重则需要去医院就医。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新生儿如果出现腹胀,同时又拉肚子,家长朋友直接带着宝宝到医院找专科的医生进行治疗。因为在宝宝出现腹胀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合并腹泻,我们可能考虑这个宝宝存在肠炎。对于新生儿来说,他的肠道非常薄且娇嫩,如果出现肠炎,病情进展较快,有时过久的观察或者在家里治疗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耽误宝宝的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腹泻推拿的方法是按揉宝宝的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也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的。还可以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用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三指指腹在宝宝腹部绕圈按摩。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每次3-5分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应该注意儿童腹泻,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水样便的可能性。根据医生的调理建议,适当使用马脉,适当外用脐贴,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在不久的将来还应该注意食品卫生,应该给婴儿更多的水来观察它是否得到缓解。如果症状变得更严重,有必要立即去看看。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婴儿腹泻多数是急性的,会有发热、呕吐的症状,多跟食物中毒、饮食不当、感染病毒或细菌有关,根据腹泻程度,饮食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轻度腹泻要停止给婴儿吃不容易消化和脂肪类食物。母乳喂养的可减少吃奶的量和次数,奶粉喂养的可以喂些稀释后的牛奶或脱脂奶。中度腹泻要禁食4-6个小时,让肠胃休息,也有腹泻不能进食的说法,主要是腹泻容易导致营养丢失,禁食时间不能过长,让肠胃短时间休息即可。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表现
1.大便次数变多:婴儿腹泻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大便的次数会明显变多。虽然说婴儿本身每天大便的次数就较多,但是在腹泻后大便频率会变得更加频繁,而且每次都只是排泄一点,不会排泄特别多。
2.大便性状改变:婴儿在腹泻时大便的性状也会出现明显改变,比如说原本是浓稠的,到了后来就会变得越来越稀,甚至大便的气味也会变得特别臭。
3.哭闹不止:因为腹泻一般都会造成婴儿出现腹部痉挛,所以这样就会引起持续性的疼痛,因此很多婴儿在腹泻的时候会哭闹不止。甚至母亲反复安抚,也没有办法让婴儿平静下来,只有在缓解腹泻症状后,这种哭闹才会停止。
4.厌食呕吐:腹泻也会严重影响婴儿的消化功能,这样就会导致婴儿出现厌食后吐的症状,稍微喝了一点奶就会吐出来,没有办法正常进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