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心跳慢,早晨33下,下午37下

会员184912656 72岁 悬赏10元 已回复
心律不齐,早晨心跳33下,下心跳37下,因两晚上没睡好觉,胸部有点闷,住院一周,输液,吃心宝丸,胸不闷了,能睡着觉,但是心跳还是没有改善,有一天到了41下,血压吃了硝苯地平缓释片,能降到正常范围,但是压差大!心跳这么慢,会有生命危险吗?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胡白瑜 副主任医师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慢...
已帮助用户: 30791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主要考虑是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指导建议:平时注意休息不能过于劳累,避免情绪波动,不能做剧烈运动,建议服用心宝丸,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必要时建议还是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早晨和下午头昏是由于血压异常引起的,或是过度劳累,还有是由于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导致。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是出现这样的症状,还要考虑是不是由于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引起。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心跳时快时慢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心跳时快时慢,主要与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调整失调等原因有关,也有较为严重的症状,即是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就是所谓的快慢综合症,容易引起心跳时快时慢。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可以对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进行初步的判断。心跳时快时慢还可能是冠心病导致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心跳缓慢应当通过以下方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心跳缓慢,主要是窦房结或者是下游的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也可能是运动员、重体力劳动引起的,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并且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不用治疗的。如果有典型的气短、心悸、心慌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安装心脏起搏器来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给予合理的营养,少量多餐,控制钠盐,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跳太慢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失常、肾缺血、阿-斯综合征发作及其他并发症。
当人体发生心跳太慢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从而会使心脏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不良症状;心跳太慢对心、脑、肾、胃肠道、肌肉和皮肤的血供可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心率极慢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由于脑血流量的减少而产生晕厥和抽搐,临床上习惯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对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患者,如若没有及时进行抗凝、控制心室率,很有可能会形成血栓,出现栓塞。
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24小时整体的平均心率情况,积极查明原因,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起到更好的疗效。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跳缓慢属于一种心律失常疾病,可能是因为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引起。
1、生理因素:少数患者基础心律一分钟可能不超过60次,属于正常现像,常发生在运动量大或者是老年人的身上。
2、病理因素:可能因为患者出现过心脏疾病,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死,可能并发出发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电解质紊乱、精神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或者是感冒、发热等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导致心跳缓慢的症状。
3、药物因素:患者因为使用药物也可导致心跳缓慢的情况,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吗啡、洋地黄等药物。
具体病因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跳缓慢可能是正常情况,也可能是心律不齐、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
1.正常情况:在深度睡眠时,心脏跳动速度较慢。另外,职业运动员和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由于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超过了正常范围,会导致心率减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太过在意。
2.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由于心悸的来源或传导的异常导致的心律变化,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心悸等症状。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卡托普利片、坎地沙坦酯片、注射用硝普钠等。
3.急性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堵塞,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坏死,这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心肌缺血坏死会导致窦房结缺血性,窦房结功能减退,心率缓慢。可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