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哪种比较好?

会员12280369 25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哪种比较好?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胡玉宁 平乡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1944
问题分析: 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肌严重无力所致,患者感到喘气很困难,只能坐着喘。大多同时伴有吞咽困难、四肢无力或眼睑下垂等,
意见建议:主要是溴比斯地明和强的松类的激素药物,病情能很快得到控制,恢复期可中医辨证调理。补中益气丸对眼帘下垂有一定的疗效。
有用0
关注
于飞 医师 威县章台中心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 257579
指导意见:重症肌无力属于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免疫性疾病眼肌无力型比较多见多属于是气虚导致的这个可以尝试中医治疗做好辩证用药多给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气养阴类药物
有用0
关注
王寿彬 医师 广宗县医院内科 二级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372910
问题分析: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传统和第一线药物,包括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
意见建议:不过此类药物需要终生服用,每复发一次,都需加大药量。一般服用几年后,病人就会产生抗药性,需换用其他激素类药物。
有用0
刘凤清 主任医师 北京太阳城医院内科
擅长:脑瘫、脑发育不良、多动症
已帮助用户: 2844
问题分析:重症肌无力通常因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会肌肉颤动、软弱及容易疲劳。
意见建议: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配合苭物治疗,逐步增台体质,早日恢复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以选择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针灸的位置有很多,例如攒竹透睛明、鱼腰、瞳子寥、四白穴、承泣穴、球后穴还有养老穴等都可以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针灸穴位。针灸主要是先通过辨证分析病情,再选择针灸位置。比如如果属于脾虚湿阻型,则可以选择远端补肾的穴位来进行治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严重,那就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重症肌无力,使用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会出现了四肢无力,眼睑下垂,所以对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严重时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是,具体分析如下:
1、患有甲亢主要临床表现为,怕热出汗、多肌善食、体重下降、头昏手颤、心慌急躁等。多数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甲状腺肿大、突眼等。
2、具有重症肌无力典型临床表现、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的特征。
3、摄I131率及T3,T4值均较正常值为高。
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升高。
5、肌电图以渐减波为主,即初为电位正常值,后波幅或频率逐渐降低。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成年型重症肌无力的一种类型,又称为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依据骨骼肌受累的范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型,即单纯眼肌型,表现为上睑下垂和复视。2型,病情进展缓慢而且较轻,无危象出现。3型,该病发病急,首次症状出现数周内发展至延髓肌,躯干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常伴有重症肌无力危象。4型,肌晚发全身性肌无力,由1型,2型发展而来。5型,较早伴有明显的肌萎缩表现。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方法,可以用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其实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治疗也需要患者长期坚持。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而言,确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主要对气海穴,苏三李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通过对以上穴位的针灸,可以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上经常用于这一种重症肌无力。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治疗方案:激素对本病的治疗疗效甚微,嗅斯得明也只以做为诊断用药,故治疗需中医辩证施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中西医结合扩张受累神经微循环血运以养神经,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继续发展.并兴奋激活麻痹休。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