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怎么办?

会员105565150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手抖一直都的很厉害,特别是紧张的时候会更严重,怎么办能治好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殷丽娜 主治医师 安丘市官公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糖尿病,原...
已帮助用户: 16583
指导意见:你好,这种情况多考虑属于精神过度紧张,帕金森综合症或者其它问题有关,建议最好就诊检查排除一下,查明病因做针对性治疗。
有用0
关注
王俊花 护师 商河县张坊乡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道感染,感冒,肺炎,支...
已帮助用户: 17232
指导意见:建议你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可以做做深呼吸,调整好情绪,也可以排除一下甲亢,帕金森等疾病,希望帮到你。
有用0
关注
王守业 医师 卧龙区安皋镇连庄村卫生所1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52398
指导意见:手抖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得了甲亢。可以及时的测量血压,检查甲状腺。必要时可以检查头部ct。要根据这些检查进行合理的治疗。
有用0
关注
刘如顺 医师 夏津县白马湖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幽门管溃疡
已帮助用户: 29704
指导意见:你好,手抖分为两类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你的这种情况属于特发性震颤,与精神紧张有关,最好的治疗是心理上自我调节,紧张时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药物治疗可以口服谷维素片和维生素B6.B12片,平时避免劳累,放松心情,合理膳食。
有用0
相关问答

宝宝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经常出现无意识的抖动,一般没有太大问题。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会逐渐好转,不需要治疗。而且宝宝睡觉的时候有一部分细胞处于休眠状态,还有一部分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手抖的情况。当宝宝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消失,如果是这种情况,在宝宝睡觉前不要让宝宝玩得过于兴奋。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要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这样才会缓解这种症状。需要到陌生的环境,然后多锻炼,就逐渐的能克服这种心理,如果出现紧张的情况下就深呼吸,控制情绪的紧张。也可以自调节。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孩子手抖可能是神经调节的问题引起的,也可能是多动症,或者是存在功能性紊乱的问题。会无缘无故的发抖,不能排除可能是因为缺钙导致的情况,可以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然后再注意积极补充的,现在还可以服用一些治疗病情的相关药物,慢慢的等到一周岁以后可以补充一些牛奶的。天气好的情况下注意适当晒晒太阳,可以补补钙,定期去医院检查一下。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具体反应情况,平时也需要给孩子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出现手抖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日常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平和最重要。身体出现手抖的情况考虑是手指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或者是末梢神经炎症等因素造成的表现。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一般情况下,心里紧张手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在人体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出现手抖、尿频、尿急等身体的不适,如果出现了紧张手抖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的治疗,比如使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比如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氟西汀等。都有助于改善心里紧张手抖得情况。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紧张时手抖,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在紧张的情况下,手会颤抖,可能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可以口服米尔宝或者是谷维素。也有一些病人因为过度的压力,会对大脑的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尽量不要有压力。在日常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锻炼。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的体检,看看有没有脑损伤。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