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15天,出生血糖低住院3天后有轻微

会员103070894 1岁 已回复
新生儿15天,出生血糖低住院3天后有轻微新生儿15天,出生血糖低住院3天后有轻微黄疸,吃了两天茵栀黄,复查黄疸18,住院照蓝光,照了一次蓝光,下降到12出院,后一直母乳喂养,没有吃茵栀黄,最近两次复查,分别是12.8和13.5,黄疸越来越高,除了住院,没有停过母乳,今天复查13.5回家,继续吃茵栀黄,吃了一次,宝宝呕吐难受,请问医生,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黄伟煜 主治医师 三明市第一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发热,咳嗽,营养发育,腹泻,厌食,呕吐,皮疹,...
已帮助用户: 130378
这种情况建议检查肝功能看看,胸片检查,巨细胞病毒检测看看排除感染引起的黄疸
有用0
关注
李仁义 副主任医师 河南电力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感冒,小儿肺炎,小儿风湿热,小儿缺铁性贫血,小...
已帮助用户: 9442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孩子孩子出生后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的胆红素增加造成的,建议给孩子口服鲁米那加服肠道有益菌退黄处理。必要时继续给孩子进行蓝光照射。
有用0
关注
施巧玲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三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缺铁性贫血,水痘,幼儿急疹
已帮助用户: 77484
指导意见:宝宝是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该给退黄治疗的,蓝光照射一般3-5天的,吃茵栀黄可再观察看下,如不适应在照蓝光。
有用0
陈玲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第五医院儿科 三级
擅长:小儿感冒,小儿肺炎,小儿急性喉炎,小儿呕吐,新生儿...
已帮助用户: 22857
指导意见:你好,因为茵栀黄口服液是中成药,所以可能味道不佳,孩子出现呕吐,正常退黄效果不错,可以再试试,另外可以配合妈咪爱,适当晒太阳,也利于退黄。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轻微肺炎,是否需要住院需要根据肺炎的具体症状来判断,如果新生儿出现发烧状况,而且伴有咳嗽,严重影响到睡眠以及进食,此时应采取立即住院,特别是出现呼吸气促加重的情况,有一部分较为轻微的症状,比如类似于感冒,这种情况通常可以考虑暂时不用住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平时多喝温水。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出生后五天左右出现症状,是容易引起溶血情况的。在日常生活中,平时注意保暖,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有利于增强宝宝的体质状况的。注意定期去医院检查一下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新生儿肺炎的住院时间需要结合宝宝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及自身恢复等综合因素而定。建议要加强宝宝的喂养和护理,多和宝宝的主管医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宝宝病情变化和好转情况。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轻度的黄疸一般4-5天即可。中度黄疸5-6天,重度黄疸住院时间1周左右。如果存在母乳性的黄疸,需要停止吃母乳,好转后再恢复母乳喂养。肝炎性的要给予控制感染因素,减少肝脏功能的损伤。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正常情况下,出生如果是15mg/dl以上的婴儿,出现了逐渐恶化的全身性表现,需要住院。
生理性的黄疸是在出生后2-3天或是4-6天内出现的,7-10天后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血液中的胆红素在24小时内高于0.5mg/dl,并且持续较久,如果黄疸在峰值期间超过15mg/dl,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时就医。
目前,最简便、最经济的治疗方式就是光疗法,一般使用蓝光持续或间断的照射,直至胆红素降低到7mg/dl为止。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腹腔囊肿主要是由于胎儿在怀孕的时候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而导致的。新生儿腹部囊肿通常不会出现症状,可以在产前检查或出生后进行身体检查。主要考虑的是肠系膜囊肿、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等,以及某些恶性病变。通常需要做外科手术,根据病理检查判断是否为良性或恶性。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手术,则其预后良好。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