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诊断患有房颤,心律不齐

会员88576104 6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医生诊断患有房颤,心律不齐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接受检查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琥珀酸美托洛尔是否能长期服用,对身体有无伤害?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保磊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肺癌
已帮助用户: 12220
指导意见:根据您的描述,病人房颤诊断明确。美托洛尔可以长期服用。
有用0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你好,房颤可以射频消融治疗过或者控制心率,抗凝治疗
有用0
关注
吴华凌 主治医师 深州市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药物中毒,冠心病,心房颤动,先天性心脏病,急慢性心...
已帮助用户: 13919
指导意见: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平时需要口服倍他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小于110/次分,美托洛尔长期口服可以出现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四肢冰冷不能触及脉搏等雷诺现象。而且此药物用量需要减量时,应该逐渐减少剂量,一般7到10天完全撤除,至少也要经过3天,以免突然停药,而导致病情恶化出现心绞痛等。有哮喘病人的需要慎用。可以长期小剂量维持口服,注意监测心率。
有用0
关注
刘晓莉 主治医师 枣庄矿务局滕南医院柴里分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脂,低血糖,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人糖...
已帮助用户: 15549
指导意见:你好,房颤病人为了控制心室率,可以口服美托洛尔,或者地高辛,这种药物是比较安全的,可以长期服用。可以减少猝死率,同时还应该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出现心律不齐房颤的现象,要完善相关检查,对心脏进行评估。评估心脏功能,评估心率和心律状况。结合评估结果选择治疗方案。平时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不要焦虑紧张。不要熬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48岁女性 频繁发作房颤,没有提供其他更多临床检查资料。
指导建议:首先要明确房颤的原因,查查甲状腺功能,测测血压,查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如果有明确的病因,病因治疗,如果房颤持续不到24小时,可以服用胺碘酮复律,如果病因不明确,考虑特发性房颤,如果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射频消融治疗。

王晓琴主任医师内科淮北市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11909
擅长: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常见疾病诊治。从医近二十七年,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心房颤动的患者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心律绝对不齐,所以说房颤和心律不齐是有关。
另外,房颤的第一心音强度和脉率都比心率要低。要确诊房颤,最好的方法就是听诊,尤其是在发病的过程中,如果房颤是阵发性的,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然后爬楼梯,进行剧烈的运动,观察是否有心房颤动。除了房颤可能会出现心律不齐外,如果出现早搏,也会出现心律不齐。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律不齐房颤吃多吃绿色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好。
先是心律不齐,心律不齐与紧张心理因素均有关,房颤由心律失常所致,需积极处理需药物处理,根据疗程给药,同时,要经常复查,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心律平以及利多卡因等。在饮食上,应该多吃绿色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白菜、菠菜、韭菜、香蕉、苹果、荔枝、猕猴桃等,尽量不要吃油腻、煎炸、烧烤的食物。同时,要加强休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摄取糖分过多,通常不引起房颤和心律不齐。
如果患者经常吃糖,那么就应该注意了,因为糖分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房颤通常由存在基础疾病所致,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就会增加身体中糖分含量,从而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心律失常。但长时间摄取糖分太多,易导致糖尿病,糖尿病影响心脏。所以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要注意及时治疗,否则就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房颤者应去心内科检查,经医生指导,射频消融手术或药物复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房颤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用的中成药有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宁心宝胶囊、心宝丸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效果,有助于房颤转复成窦性心律,并对维持这种窦性心律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药物,以免导致病症加重。
此外,患者应该注意调整饮食,尽量以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