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会员56110461 6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三年前突发,大概10个月复发一次。每次发病都只有2-3个血小板,现在靠激素治疗。目前170-180之间。请问是否有好的治疗方案?激素吃多了对身体伤害太大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海龙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
擅长:内科常见病 多发病 如支气管炎 高血压 心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45056
指导意见:你好 这个是没什么好方法的,建议你积极服药治疗,定期复查看看,避免劳累情绪激动
有用0
李玉 医师 内科
擅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等紫癜疾病的诊疗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可能是患上的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癫患者的皮疹呈出血性和对称性分布红色斑点状,常分布于双下肢,以踝、膝关节周围多见,也可见于臀部及上肢。
意见建议:建议去大城市的医院检查治疗比较好,平时注意过敏源,尽量不要与之接触,加以远离,以免紫癜复发。
有用0
相关问答

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在医院进行检查,往往都是有一些紫癜症状为首发症状,也就是说已经出现了一些皮肤的一些出血性表现的时候,这时候再去进行检查,才发现有可能有血小板减低的情况,那么原发因素就是血小板减少。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多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继而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紫癜,严重者可伴有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对于急性型,通常要住院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脾切除术。这种疾病应注意饮食控制,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坚持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如果明确诊断以后可以积极的使用激素治疗,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个骨髓移植才行。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并且在生活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受外伤才行。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病人出现一系列出血症状的一种疾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参与其中。病人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鼻腔牙龈出血,严重者可以出现内脏出血,如尿血,呕血,黑便,甚至颅内出血。治疗可以应用相关药物,促血小板生成素,脾切除治疗。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生在2~8岁的儿童,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儿童在发病1~3个星期时,往往会出现急性病毒感染,其症状通常是迅速、高烧,以自发性的皮肤及粘膜为主要特征,多为针头大小的皮下或皮下出血点,或有瘀斑、紫癜等。一般多见于肢体,容易发生撞击的地方,而身体不常见。该病是一种自我抑制的过程,85~90%的儿童在1~6个月后会自行愈合,10%的病例会发展成长期,大部分死亡原因是由于脑出血。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