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左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左足足趾全部黑色干性坏疽...

匿名 88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老人左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左足足趾全部黑色干性坏疽,由于下肢动脉硬化程度高,已无法做介入,家属不同意截肢,请问还有什么好方法能缓解病情吗,请专家给予指导,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老人现住院给药保守治疗,CTA显示,腹主动脉及骼总动脉,骼内外动脉见管壁增厚伴多发斑点状钙化灶,其中腹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两侧骼动脉下段及股动脉大部管腔闭塞,侧枝形成,两腘动脉,两侧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管壁毛糙,管腔粗细不匀,末梢血管显示欠佳。入院到现在仅1个月,老人最初是一个指头发黑,现在5个指头全部发黑了,是干性的,左足足面也发紫了,由于老人已88岁,医院对截肢也没信心,我们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能有效的缓解老人坏疽的蔓延,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例分析:主要是疏通血管,血脉通了,疼痛就轻。可以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
意见建议:建议加上中药治疗,提高疗效。中药有多重的治疗作用,应用得当有不错的效果。
有用0
关注
杨位华 主治医师 枣庄矿务局滕南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肠、乳腺、甲状腺炎症及肿瘤、痔疮、四肢骨折等等常...
已帮助用户: 66710
问题分析:左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坏疽,治疗比较困难,血管破坏比较严重,抗凝治疗已经不能疏通血运,一般会进行性加重。所以需要手术截肢。
意见建议:建议及早手术截肢,术后抗凝消炎治疗,加强营养,促进愈合。同时口服复方丹参片和阿司匹林,加强营养,维持血糖血压稳定。
有用0
关注
张守伟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院高新区分院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
已帮助用户: 13869
问题分析:您好,据叙述考虑左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出现下肢缺血性坏死,可以出现上行感染等症状,需要结合下肢血管造影等检查,对于干性坏疽一般需要截肢治疗的,别的没有很好的办法。
意见建议:建议注意预防感染,可以给予截肢等对症支持治疗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足坏疽为感染性坏疽,换药应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药。
局部红肿、有压迫感者可及时切开,充分暴露变性肌腱,逐渐从腐肌和通透性溃疡中清除深部灭活肌腱、坏死组织。伤口应保持清洁通气,用三黄洗衣粉纱布湿敷包裹。窦道清除腐肌后,可使用91丹、82丹等药物线,引流排毒,清除腐生肌。此外,注意局部清洁消毒,使用新晋酊、碘伏等,可广泛消毒患者足,特别是趾缝和足跟皴处,杀灭真菌。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引起脚麻的原因有长期的姿势固定,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神经末梢麻痹,形成手脚发木的感觉,再活动一下手脚,在短期内一般可以恢复。颈椎病引起的。有些神经病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容易造成头晕眼花、四肢麻木的感觉。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临床上按肢体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冷、怕冷、轻度间歇性跛行,经短暂休息后可缓解,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四肢较白,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较弱,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
第二期是营养不良期,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间歇性跛行距离逐渐缩短,直至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为剧烈,患肢皮肤温度明显降低,皮肤明显发白或紫癜,皮肤干燥,无汗,趾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第三个阶段是坏死期,病情继续恶化,患肢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持续剧烈的疼痛,迫使病人日夜屈膝坐在床上,或借助下垂的肢体减轻疼痛,肢体肿胀明显。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1.四肢抬高试验:患者平卧将下肢抬高45度,时间60s.正常情况下手指和脚趾的皮肤维持浅红色或微泛白,如果是苍白或者蜡纸样的颜色,说明四肢缺乏血液。
待患者坐位后,下肢垂置于床前,正常人的皮色可在10s之内恢复,若恢复持续时间大于45s,则进一步说明下肢供血不足,可明确有无肢体缺血。
2.下肢节段性测压及测压运动试验踝肱指数:通过计算踝部动脉与其同侧肱动脉的压力之比,来判断有无动脉缺血及缺血的程度。
3.多普勒超声:普通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可以测量动脉搏动的强弱和血流速度。高级多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示动脉病变部位与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故是临床上首选检查方法。
4.动脉造影:由于动脉造影有一定危险性及并发症,不是诊断该病的必要手段,因此不作为常规检查程序。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行动脉造影(AG),其可在术前掌握动脉阻塞的位置,范围,血管流出道和侧支血管等信息,是制订适当手术方案所必需的。
5.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这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它对诊断与判断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范围、位置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等情况都是十分有用的,还可作为决定治疗方案(含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而被广泛应用于现在。
6.心电图检查:可以分锻炼前后进行,以确认是否有粥样硬化累及冠状动脉。
7.眼底检查直接观察是否有动脉硬化及判断硬化程度及发展情况。心电图眼底检查旨在除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诊断有无动脉硬化症。
8.X线检查:X线平片若发现动脉钙化阴影时,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呈不规则的斑点分布对诊断具有特殊价值。整条动脉有弥散均匀钙化或齿状钙化阴影乃动脉中层钙化之征。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多数病人发生于下肢,有下肢疼痛发凉、间歇性跛行,甚至下肢溃烂或坏死等症状,容易有静息痛。疼痛部位在患肢前半足或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治疗动脉硬化本身,需要手术治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发生在下肢,临床主要表现为缺血症状,多数为肢体慢性缺血,偶尔可见急性缺血。症状的轻重与病程进展、动脉狭窄及侧支代偿的程度有关。
1、Ⅰ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患肢麻木、发凉的自觉症状。
2、Ⅱ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表现为活动之后出现下肢供血不足,从而产生肌肉疼痛、痉挛或疲乏无力,必须停止活动或行走,休息1~5分钟后才能缓解,再继续行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疼痛。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