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该怎么治疗

会员15511370 37 已回复
我因厌油及干呕等,于2013年2月份在现居地三甲医院做了乙肝病毒含量,结果为:1.69E㧏04。小肝功:谷丙转氨酶104,谷草63,谷草谷丙比0.6,总胆红素32.4,直接胆红素8.6,间接胆红素23.8。两对半:小三阳,表面抗原165。另:本人于1997年体检查出表抗阳性,期间曾于本地土医处经偏方治疗过一段时间,效果一般。请问目前是否需行抗病毒治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孔含蕾 内科
擅长: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
您好,中药治疗乙肝小三阳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主要起到保肝护肝作用,抗病毒效果并不明显,而乙肝小三阳治疗的关键在于抗病毒,所以建议您最好不要盲目用药,最好先进行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了解自身病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治疗。由于不了解您的具体情况,建议您点击咨询与我直接交流,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有用0
孙宗翰 五官科
擅长:口臭、五官科综合
你好,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黄疸肝炎应该采取如下治疗方式:
一方面,黄疸性肝炎患者应该保证充分的休息,忌过度劳累,饮食上忌饮酒和应用肝毒性药物,同时应适量吃富含蛋白的食物和新鲜蔬果,足量摄入每日所需维生素和蛋白质。另一方面,黄疸性肝炎患者还可以适时服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硫普罗宁等,可以帮助改善和恢复肝脏功能。
黄疸性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跳绳等,保持心态平和。

王东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4
擅长:肝癌,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癌,黄疸,腹腔肿瘤

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治疗,禁止服用引发肝炎的药物或由医生调整肝炎用药,抗病毒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毒,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免疫调节:服用强的松、免疫抑制剂等,保肝治疗:依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应用中药和西药治疗。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可由病毒、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诱发。虽然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各有差异,但肝炎患者通常都需对肝功异常的情况进行保肝、降酶、退黄治疗。
保肝治疗需积极口服护肝药物,如葵花护肝片,该药物可以修复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治疗各种慢性肝损伤,帮助改善肝功受损情况;降酶治疗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有助于降低患者身体转氨酶水平,调节肝功能;部分肝炎患者可出现眼睛发黄的症状,可遵医嘱选用拉米夫定等药物对症治疗,减轻发黄情况。
此外,针对乙肝患者,还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改善症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相应治疗方案。

陆海英主任医师传染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病毒性肝炎(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黄疸肝炎的治疗需要明确病因,黄疸分为肝前性、肝源性、肝后性。
肝后性主要是胆结石,乙肝、丙肝是肝源性疾病,溶血性黄疸是肝前性疾病。在确定了原因之后,可以通过利胆、护肝等药物进行治疗。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恶心、厌油、厌食、解陶土样大便等,平时要多吃少喝,多卧床休息,这样可以增加肝脏30%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临床情况,在医生的面诊指导下进行。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儿童有肝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肝炎即指由微生物感染、免疫反应、药物作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厌油、恶心等症状。为了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注意一般治疗,即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使用药物:为了控制病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茵陈蒿汤、茵栀黄口服液等。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养肝片,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有养肝、保肝、护肝作用。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