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性心律失常

会员43090582 24 已回复
最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做不到一会,两条腿就一直在那抖,不知道怎么回事,到院一检查是缓慢性心律失常,不知道吃什么好?缓慢性心律失常吃什么好?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武川梅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心动过缓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心脏泵血量就低。容易引起全身供血不足的症状。
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心率。药物可以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症治疗
有用0
石蕴琦 主任医师 辽宁省人民医院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心血...
问题分析:你好,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轻重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律失常种类决定的,例如,现在的病人都是窦性心动过缓,但心率超过每分钟50次时,这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极可能无须处理,由于部分运动员或长期参加重体力劳动,相对来说,心率稍慢,病人已容忍了这心动过缓,他也没有什么不适。另外,患者的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在静息时心率超过50次分,就是没问题,不影响病人血供。所以应该对这类患者加强观察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心律失常时就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纠正。若病人现在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这一现象十分严峻,随时可使病人心脏骤停,猝死,对此类病人可先装上临时心脏起搏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缓慢性心律失常会造成心跳过快,造成心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正常的血液供应,主要表现为:体循环缺血、血液循环减少、四肢无力、疲劳、脑循环缺氧等,还容易出现眩晕。其次,有明显的心率减慢,会导致眼前一片漆黑,跌倒,甚至是昏迷,这说明病人的病情很重,有生命危险,在进行了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波检查后,应该立即安装起搏器,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心悸、胸闷等。
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看它的严重程度,心律不超过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如果心律不超过60次/分,则可以超过50次/分,这类患者通常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如果心率超过50次/分,则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如果心率持续降低,持续低于40次/分,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悸、胸闷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烦躁、焦虑等症状,此外,患者的心率持续下降,一般在30次/分以下,并且间歇期很长,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现象,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眩晕、昏迷等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
缓慢、长期的心律不齐是指在病人发生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跳停止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急救。如果没有明确的危险因子可以发现其内部和外部原因,其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传导系统的不可逆性,外部原因一般是可以逆转的。阿托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对于不稳定的心律失常的病人,可以在3-5分钟内服用0.5mg的阿托品,最多3mg,对于对阿托品没有效果的危重病人,要进行心脏起搏。为了确保病人的各脏器得到充分的灌流,在患者国多采取经静脉通路的暂时起搏,如果病人有永久性起搏器,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上述治疗方法只作为一个参考,需要在医师的建议下服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要根据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
一种是窦性心动过缓。还有一种是房室传导阻滞,分3类,即一度,二度,三度。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存在窦性心动过速,或者是窦性心动过缓症。若以心动过缓为主,患者无反复眩晕、心慌、胸闷等症状,晕厥和其他症状可不必作任何特别的治疗。如患者有头昏、黑朦、晕厥、胸闷等通常应使用永久起搏器,以增加心率减轻患者症状,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因为心脏的自律性,或者传导性降低,或者是遭到破坏。
缓慢性心律失常只是在记录心电图时偶然被发现。随着心率进一步减慢,如心率低于50bpm或者出现大于3秒的长间歇,患者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
患者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查明病因,然后对症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