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75岁有高血压冠心病昨晚头痛呕吐入院说心梗但意识...

会员33689344 4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老妈75岁有高血压冠心病昨晚头痛呕吐入院说心梗但意识正常今晨昏迷cT查脑出血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直在心内重症监护请问这状况正常吗应如何治疗治愈率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CT检查 详见照片 照片为医院提供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如何治疗 我们应该转院 病情会有何发展 会恢复好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玉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病,脑积水,高血压,低血压,...
已帮助用户: 526
病例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是脑血管瘤导致的,
意见建议:建议做脑血管造影然后手术治疗,可以根除。
有用0
关注
易小亮 副主任医师 于都县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尿道炎
已帮助用户: 98343
指导意见:你好,你所说的情况 一般来说 病情会有何发展 会恢复好吗 不好说,年龄大了
有用0
关注
闫铁 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科医院内科 三级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19338
指导意见:您母亲的情况现在还是需要坚持用通血管的药物治疗的,严重的可以做支架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入院时最常做的项目是抽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还有一些还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通过这些考察,便可对病人有无糖尿病进行评价,血脂情况如何。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了解病人有无心律失常,也可评价有无阵发性ST-T变化,有无心绞痛发作情况,还有一些是需要测量血压的,通过这些观察,若病人有某些高危的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则需主动调控,如高血压者需降压治疗,患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血脂高者需降血脂治疗,通过这些预防,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寿命无异。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患者生气激动是容易导致心梗的。具体分析如下:
冠心病患者生气激动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的情况。此外,在生气激动的时候,会导致冠脉腔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梗塞,从而引起心梗。如果有心梗,冠心病患者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及时屈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平时应该注意控制晴雪,不要生气激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冠心病经常打饱嗝,有可能是心梗,如果打嗝不止要小心,要小心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打嗝也是常见的,中医认为是胃气上逆所致,而在西医看来,是膈肌的反射,症发性痉挛所致的打嗝。主要是因为胃部受凉,胃炎,胃隔肌病变等。还有一些中风的病人,会打嗝,有时候打嗝不停,不一定是胃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膈肌病变引起的,其实是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主要是下壁心肌梗死刺激了膈肌,如果没有病因,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要注意心肌梗塞,要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进行心肌酶谱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梗不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心肌梗死主要有5种,1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斑块破裂、糜烂、夹层形成等原因造成的心肌缺血,也就是冠心病所致的心肌梗死。2型心肌梗塞是指心肌中氧气供应失衡而造成的,例如: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痉挛、心律不齐、贫血、低血压、高血压等。这是一种明显的冠状动脉损害,而不是冠心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手脚发麻不一定是要心梗。
冠心病患者手脚发麻,绝大多数是因为冠心病造成的血压值、血脂增高。这时,患者全身上下血液粘度增高,流动性迟缓,容易导致身体末梢器官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例如,非常容易发生手脚冷痛、手脚发麻、手脚冰凉等症状。但是,症状比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平时经常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表明心脏供血不足缺氧症状比较严重,这时非常容易诱发心梗,需注意。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梗一定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体分析如下:
心梗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五种类型。心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一种类型,其中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重病,必须马上进行治疗,3小时内溶栓和PCI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超过3个小时,PCI是首选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