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水痘连续发烧怎么办

会员13576328 10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孩子得了水痘连续发烧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爱连 医师 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 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152159
问题分析: 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亦可由于接触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一般自出疹前一日至出疹后五日或至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具有传染性。本病潜伏期大约2-3周。开始时患者可有微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或轻度腹泻等症,常不被重视。发热的同时或于发热1-2天后开始出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到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呈向心性分布,而且从斑疹->丘疹->水疱->开始结痂,短者约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水疱稍呈椭圆形,大小不一,表浅,似浮在表面,常伴痒感使患者烦躁不安。一般1-3日内,疱疹从中心开始枯干、结痂,再经数日后,痂盖自行脱落,脱落后不留疤痕。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根中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此起彼伏,参差不齐。成人患水痘,其症状较儿童严重,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全身症状严重,皮疹融合成片,并发症易见如肝炎、肺炎等,应加以注意。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洗剂。
意见建议: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宝宝水痘发烧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二次病毒血症,从而引起高烧。具体分析如下:
在38.5℃以下,可以给孩子多饮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孩子的身体温度高于38.5℃,可以使用退热栓、醋氨酚、布洛芬、退热栓等。在此期间要及时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伐昔洛韦等,可以抑制体内的病毒性,使其身体温度慢慢的恢复到正常水平。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得水痘发烧使用退热药物治疗,这个病原体感染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对于37度的体温应该问题不大的,不属于发热。水痘的孩子在使用退热药物方面一定要注意的,在使用退热药物期间是不能加激素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长水痘发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改善,也可以服用退烧药物治疗。
长水痘一般会伴随发烧的情况,如果体温低于38度5,可以通过温水擦洗腋下,手心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高于38度5,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比如布洛芬等。水痘通常先发于躯干,最后向四肢蔓延。
平时要注意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水痘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就是发热,还有全身的皮疹。大多数的水痘都会伴有低度的发热。如果体温高的,要注意给予及时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徐薇主任医师皮肤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特色治疗各型皮炎湿疹、银屑病、荨麻疹、斑秃(脱发)、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筛查;采用激光治疗痤疮及痤疮瘢痕、化妆品皮肤病、黄褐斑、雀斑、太田痣、色素沉着等色素性皮肤病;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等血管性皮肤病;老年斑、老年疣、皱纹等光老化皮肤病

一般来说,出水痘一直发烧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它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能发病。发烧是感染水痘后的一种常见症状,如果患者体温在38度5以下,一般不需要刻意进行治疗;但如果体温超过38度5,或发病时间较长,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平时生活中,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影响均衡,适当多吃肉类、蛋类、新鲜水果蔬菜、奶类等食物,多喝水,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水痘反复发烧,家长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水痘反复发烧,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布洛芬栓、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药物来退烧。
2.日常护理:家长还要注意水痘部位的清洁护理,不要让孩子抓挠水痘,以免破溃导致感染。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