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会员25241220 6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糖尿病可以治愈吗?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糖尿病可以治愈吗?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无希望得到回答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奎河 邢台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泌尿
已帮助用户: 35092
问题分析: 你好,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不能根治.治疗方法一般有控制饮食和遵医嘱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积极预防并发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意见建议:,适当体力活动,保持正常体重.过度肥胖者应适当限制饮食,使体重减至正常范围.不要暴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有用0
李胜召 医师 山西省阳泉市医院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119585
问题分析: 糖尿病不能根治,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需要积极对症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意见建议:应该注意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建议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纯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饮食要注意吃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质量蛋白质的食物。
低碳水化合物有一些压力,即食物本身的糖含量和血糖指数都需要考虑。因此,建议患者食用100g单位体重中血糖生成指数低、葡萄糖或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食物。患者可以尝试粗粮代替细粮,血糖指数会下降。此外,患者可以多吃蔬菜和蘑菇,这些食物的热量和升糖指数都很低。在水果的选择上,要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包括苹果、梨、橘子、草莓、蓝莓等,这些水果很容易看到,血糖生成指数低。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中医饮食最好不要吃太少、太甜、太油的食物。这是因为肥胖是糖尿病的大敌,而糖尿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所以控制油脂的摄入非常重要。
除了少吃油炸、油炸、高脂肪食物,还表现为胃热。如果口渴伴有大便不畅,就是胃热过盛的表现。多吃蔬菜和五谷杂粮,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水果含糖,可以吃水果。完全不吃水果是不合适的,因为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糖尿病人有益。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的核心内容是控制食量和种类。具体如下。
1.热量高的食物必须严格控制。例如油多的食物、油炸食物、肥肉等。请注意尽量不要吃甜食。
2.常见的食物都可以吃,但每餐都要适当搭配,蔬菜可以适当多吃,主食和肉蛋油类需要适量。一般食物的话,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能吃,按照少吃多吃的原则,只要营养搭配好就可以了。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饮食注意严格的掌握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要做到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均衡,避免食物过多而造成营养不足。
同时还要严格的限制糖类、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同时还要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蔬菜,避免吃一些油腻的食物。进食的时候最好不要太短,最好是每顿饭20多分钟,要注意咀嚼,不要狼吞虎咽,以免吃太多卡路里造成不好的血糖。
另外,饮食中要讲究饮食的先后次序,以减缓葡萄糖的消化速度,并能有效地防止因进食过量的糖类而导致餐后血糖上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妊娠糖尿病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少吃多餐,既要保证热量的供应,又要避免因饥饿导致低血糖。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包括膳食纤维、粗粮等。有效控制体重。
主要食物摄入要有粗有细,水果要有限。每天控制在200-300克为宜。每日应补充膳食纤维,保证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天),如各种绿叶蔬菜;避免油炸、煎炸、高脂肪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等甜食。无论是正常孕妇还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理控制体重增加。除了合理的饮食之外,每天还要保持适当的锻炼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主要选择荞麦、桑叶、南瓜、芹菜、冬瓜、竹笋、木耳、蘑菇、洋葱、胡萝卜等,吃鱼鸭鸡肉比红猪牛羊肉好,粗细粮要搭配,先吃菜后吃饭,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基础主食,不能单一只吃所谓的不含糖的食物。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定量,不能不吃,也不能多吃,对糖尿病血糖的控制非常关键。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