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棕榈酸哌泊塞嗪
【汉语拼音】 zōng lǘ suān pài bó sāi qín
化药及生物制品 >> 治疗精神障碍药物 >> 治疗精神障碍药
棕榈酸哌泊塞嗪
白色片状
用于慢性妄想型和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
注射剂:1mg、25mg、0.1g
肌注。成人剂量:初次25~50mg,可渐增至0.05~0.1g,每4周1次。
1.静坐不能、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面肌抽搐、动眼危象、角弓反张)、帕金森综合征等。 2.偶可引起严重失眠,可给予一般催眠药治疗,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3.有时还可出现焦虑、嗜睡、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出汗、口干、乳房肿胀、泌乳、停经等症状。 4.个别患者可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血管系统障碍。
1.对其他吩噻嗪药物有过敏史者; 2.有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卟啉病史者; 3.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5.因尿道前列腺障碍引起尿潴留者; 6.接受大剂量中枢抑制药的患者; 7.昏迷及严重抑郁状态。
1.(1)癫痫;(2)嗜铬细胞瘤;(3)神经阻滞剂所致恶性综合征;(4)与其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 2.药物对老人的影响:年老体弱者用药时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应禁用或慎用。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期间若无医生的指导,避免使用。 4.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哺乳期间若无医生的指导,避免使用。 5.司机及机器操作者在治疗期间(尤其是治疗开始时)应注意嗜睡作用。 6.锥体外系反应可给予苯海索等抗帕金森药治疗。 7.需作深部肌内注射。 8.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耐受情况与控制症状的效果调整用量和注射的间隔时间。 9.使用棕榈酸哌泊塞嗪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口服短效抗精神病药物,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10.为防止药品混浊,注射时应使用干燥针管。 11.棕榈酸哌泊塞嗪不用于静脉注射。
1.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莫沙平、度硫平、多塞平、地昔帕明、洛非帕明、丙咪嗪、三甲丙咪嗪、去甲替林、普罗替林等)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时,双方的代谢均受到影响,导致血药浓度均升高,毒性增加。另外两者都有抗胆碱作用,同用可导致抗胆碱能作用增强。 2.卡法根应避免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因两药有协同的多巴胺拮抗作用,导致棕榈酸哌泊塞嗪的药效和(或)不良反应增加。 3.棕榈酸哌泊塞嗪与锂剂合用(尤其是棕榈酸哌泊塞嗪的用量较大时),可能导致虚弱、运动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加重、脑病及脑损伤等。 4.与哌替啶合用可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的抑制。 5.与卟吩姆钠合用,可增加对光的敏感性,引起过度的光敏组织细胞内损害。 6.苯扎托品、奥芬那君、苯海索、丙环定等可降低棕榈酸哌泊塞嗪的锥体外系反应,但可增加其抗胆碱能作用,故不宜常规合用。 7.与颠茄合用,抗胆碱能作用增强。 8.西沙比利、多非利特、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格雷沙星、司帕沙星、左氟沙星、卤泛群、匹莫齐特、索他洛尔等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时,对心脏的毒性增加,可导致Q-T间期延长,扭转峰值、心脏停搏等。 9.伊布利特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可使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应避免合用。 10.槟榔有胆碱能作用,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时,锥体外系反应增加。 11.磷苯妥英钠、苯妥英钠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前两者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升高或降低,后者的浓度则会降低。 12.卡麦角林与哌泊噻嗪合用,两者效力均降低。 13.棕榈酸哌泊塞嗪能使左旋多巴的作用丧失。 14.苯丙胺、右苯丙胺与棕榈酸哌泊塞嗪合用可抑制彼此的活性,故两者不宜合用。 15.普拉睾酮可降低棕榈酸哌泊塞嗪的药效。 16.与曲马朵、甲泛葡胺等合用时,发生惊厥的危险性增加。 17.与曲唑酮合用可引起低血压。 18.与酒精合用,可导致中枢过度抑制并增加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危险。